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患者对血压不达标的危害认知不足,认为血压只要降下来就行了,离达标差一点也没啥关系。殊不知高血压指南之所以把降压的达标线划在140/90,是有其充分医学证据的。我国独立完成的脑卒中后降压治疗研究显示,治疗组血压降低5/2 mmHg,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29%。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早一天达标就意味着早一天获益。
另一个原因是,很多患者对血压控制不理想时采取联合治疗方案心存抵触,总觉得药一旦加上去就撤不下来,担心自己会对药物产生依赖,再就是担心药的种类越多副作用也越多。
孙宁玲指出,在我国实际临床工作中,单药治疗达标的比例并不高,2/3以上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治疗才能实现血压达标。与增加单药剂量相比,联合用药的降压作用更强、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效果更好,而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更少、更轻微。此外,高血压治疗是一个长期控制的过程,是为减少卒中、心梗等更严重的致死致残性疾病所采取的措施,并不意味着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病”,如果想把不良的生活方式纠正过来,真正把高血压“管”起来,一本“高血压管理日记”将是最好的帮手。在日记中,可以对自己每天吃盐量、运动量、吸烟和饮酒量等可能影响到血压的生活习惯做大致的记录,同时每天早晚各自测一次血压,每次测3遍,取后两次的平均值记录下来,到下次复诊时,可将管理日记带给医生看,以便医生更好地帮助患者进行血压管理。
怎样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链接)
1、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前应休息10-15分钟,以消除疲劳及兴奋。运动后则必须休息30分钟。室内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测量血压前先作3-4次深呼吸。躺着测量和坐着测量血压时,血压值是不同的。因此,测量血压的姿势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同时应避免测量时情绪紧张,精神不安。测量血压前严禁吸烟、饮酒、淋浴及运动。
2、使用臂式电子血压计时,最常用的部位是上肢肱动脉。应注意袖带的高度要与心脏位置处于同一高度。测量时手掌朝上,上卷衣袖(衣袖要宽松),露出上臂,并将袖带平整地缠绕于上臂中部(不能缠在肘关节部)。袖带的下缘距肘窝约1-2cm。袖带卷扎的松紧以能够刚好插入一指为宜。缠得过紧,测得的血压偏低;而过松则偏高。袖带的胶管应放在肱动脉搏动点。
3、坐位测量时,坐姿要正确,身体放松,不要讲话,肘部不能离开桌面,上臂缠袖带后使袖带高度的1/2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
4、测血压过程中如发现血压有异常,应等待一会再重测。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且测量的部位、体位要一致。
5、高血压患者需定时监测血压,最好每次都能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进行测量,把所测量的血压值记录下来,以便对照,进行自我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