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心理探索

警惕“空巢”老人“节后抑郁症”

警惕“空巢”老人“节后抑郁症”

2012-02-01 15:52:39

  据新华网武汉1月30日专电(记者 黎昌政)春节期间子女团聚,节后独守“空巢”产生严重失落感。专家提醒,节后一段时间是“空巢”老人心理问题高发期,特别易出现“抑郁症”,要注意给“空巢”老人更多关爱。

  今年72岁的杨先生老伴去世较早,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年三十,孩子们带着家人回到身边过年,让他感到非常高兴。大年初五孩子们离开后,独处家中的杨先生感到胸闷难受,他以为是心脏病发了,赶到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告诉他心脏没有问题,分析多为心理因素,叮嘱他去看心理医生。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理咨询室肖劲松副教授说,节后一段时间“空巢”老人易出现心理不适,因为过节期间老人处于愉快和亢奋之中,而节后重回“空巢”状态,巨大反差使心理上产生严重失落感,易导致抑郁症发生,出现失眠、头晕、食欲下降、胸闷憋气等症状。

  专家指出,“空巢”老人节后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交往,走出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提高自身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出现“节后抑郁症”,一般半个月内就可自行缓解,特别严重者则需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而子女应多关心家中老人,常回家看看。

  • 相关阅读
  • 长假综合征来袭 上班族节后“复原”妙招

      春节长假临近尾声,由于假期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疾病悄然出现,例如肠胃道疾病、口腔溃疡、感冒、牙痛、结膜发炎等,还有的市民则出现了嗜睡、疲惫、焦躁不安等问题。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急诊科主任高敦民称,这是典...

    时间:02-01
  • 发呆也能缓解焦虑和疼痛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一组健康志愿者,对他们的脑功能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心无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脑中的α脑电波得到加强。这种特殊的脑电波位于大脑的最外层...

    时间:02-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