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则对“背奶到底有多辛苦”的帖子回复中,记者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工作忙到抽不出时间挤奶,心里急得要命,还很胀,这时候觉得蛮苦的”;“出差在外,陪客人去工厂开会,到点吸奶了,可是又走不开,好不容易在客人上网查收邮件时能吸奶,但是工厂的厕所那个脏啊,还只能站着吸,还没等吸完,又来催”;“奶少了,怕不够吃;奶多了,怕奶结”;“工作忙起来就忘记按时吸奶,奶又结住,后来给手机设了闹钟定时提醒,同事很奇怪我的手机为什么每天到那几个时间就准响”;“当旁边的坑位有一位拉巴巴的妈妈时,你正在挤奶;当进到WC挤奶,发现位置全占满时;当你在挤奶,外面已在排队时;当正和别人开心地聊天,挤奶时间却到了时;当每天出门要背大大的背奶包时;当挤出的奶因保鲜袋故障,发现已漏掉一半时;当下班回家路上走了一大半,却发现挤的奶忘在办公室时;当放奶的冰箱坏掉时……”
不止一位“奶油”在奋斗
“母乳最好”俱乐部已经成立了两年,不但成了上海 “奶油”们的大本营,经常还有北京、广州等地的网友过来讨教。天天妈告诉记者: “在这两年里,俱乐部的人气越来越旺,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同时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背奶的妈妈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妈妈上班后只能断奶或者混合喂养的情况,使得更多的宝宝能够更长时间地吃到母乳。这里有很多妈妈开帖记录背奶的历程,当遇到困难了大家都会来帮助、鼓励,奶量低迷了大家会献计献策,有开心的事也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最主要的,是发现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有很多像我一样坚持每天吸奶回家给宝宝吃的好妈妈。不仅俱乐部里背奶的妈妈的越来越多,我在自己公司也碰到过。最有意思的一次,当我正在一个隔间内吸奶的时候,听到隔壁传来咯吱咯吱的吸奶器声音,这个声音我再熟悉不过了,当时自己真的是很兴奋。”
其实不仅在国内,在欧美国家,母乳喂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也有很多选择长期背奶的职业妈妈。早在1956年, 7位美国妈妈发动创建了国际母乳会,迄今该组织已有6700名以上通过官方认可的哺乳辅导,活跃于全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从去年9月份开始担任哺乳辅导的任钰雯女士告诉记者,美国妈妈的母乳喂养条件并不比中国妈妈优越多少,甚至可能更困难。 “中国妈妈还有四个月左右的产假,美国就没有产假这个概念,很多美国妈妈生完小孩几天后就得去上班了。很多背奶的工具,比如挤奶包,就是由美国的职业妈妈发明的。当然她们也有比中国妈妈条件好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大多数美国公司的卫生间都很宽敞干净,他们的食堂大都有冰柜,可以供妈妈保存吸出来的母乳。”
据任钰雯介绍,国际母乳会对哺乳辅导的遴选非常严格,首先要求就是要有母乳喂养经验,还要接受系统培训,任钰雯本人有两个小孩,母乳喂养的时间加起来有3年之久。 “国际母乳会的工作方式是 ‘妈妈对妈妈’,哺乳辅导通过自己的经验,结合科学知识,对母乳喂养的妈妈进行支持。目前,国际母乳会在北京和上海都举办过活动,吸引了很多妈妈和准妈妈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