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原来,那个在中国被称为“个体户”的职业,在美国是如此受人崇尚,美国人甚至把不依靠别人发工资生活(not live paycheck by paycheck),称之为经济上独立(financially independent)。
其实,在一个缺乏平等意识、平等传统的社会,人们轻视的不仅是无单位、无组织单枪匹马独立谋生的个体户,更是把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分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中国国内媒体至今还时不时地进行各职业社会地位排名。“低级劳动者”的价值和才能更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
还记得2004年的春节晚会上,小品《婚礼》中,主持人李咏的一句“一个卖西瓜的,哪来那么多理……”,语气中透出的不屑和轻视让我至今仍以为,主持人是从不吃西瓜的。国人对歧视卖瓜的、乡下人、大兵、民工、残疾人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这种轻视语言如果发生在美国电视台,后果会如何?
也还记得几年前,北大毕业生卖肉引起的那场轩然大波。试想一下,如果那位毕业生卖的不是肉而是护肤品,大概也不会有人大惊小怪。在国人眼里,卖护肤品比卖肉“档次”“地位”高些,不至于像卖肉那样太掉北大毕业生的“价”。据说,那位向世俗勇敢挑战的年轻人,已把他的“眼镜肉店”发展成多家连锁店。
曾从某英文报纸上读到过一篇报道。加州某地一位美国妇女,因开办婚姻介绍所而声名远扬。据说,此女对男女恋爱婚姻有一种特殊的“第六感觉”,经她介绍的成功率极高,不少好莱坞影星也找上门来请其帮忙,许多经她介绍而成的男女更是对她感激万分。
比起某些教授“做一些连自己都不真感兴趣的研究,写几篇自己都不愿再引用的文章”,那位“媒婆”的“让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志向是更高还是更低?常言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然而,鸿鹄又焉知燕雀之志哉?再说,谁是燕雀,谁是鸿鹄,还真说不准。当然,这世界也正因为既有鸿鹄又有燕雀才热闹多元。
今年40岁的华裔蔡明昊,在美国出生长大,毕业于耶鲁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蔡明昊的祖父和父亲都为耶鲁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蔡明昊并未按家人的希望,成为工程师或科学家,而是选择了他钟爱的厨师行业。开餐厅、上电视,获得了美国主流社会的高度认同和赞誉,被誉为美国餐饮界有史以来最杰出最成功的华裔厨神。
三千六百行,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人从事的工作决定人的身份、社会地位”这种陈旧观念不再左右人们的思考时;当整齐划一的价值取向不再影响人们的选择时;当现代社会使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时;当学校教育不再是简单的“专业培训”时;当有知识有天赋不仅仅是有书本知识有学业天赋时;当成功成才不再只是当“哈佛女孩”、做“高知”“白领”时;也许,中国的教育才会真正走出误区;也许,我们才会真正理解美国孩子的那句口头禅“I am special!(我很特别!)”;我们才能真正看清每个孩子的天赋与才能;我们才会真正懂得每个个体生命的独特与美丽;我们才会真正发现天地原来如此宽广!
动画片《木兰》中,木兰的父亲对木兰说:“树上开的花,每一朵都是独特的。你可能是最晚开的那一朵,可是一定是最漂亮的。”
真想对天下父母说一声:你的孩子有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