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成人病的灵丹妙药
从小勤于运动,也是防止多种成人病的灵丹妙药。
先说肥胖。自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肥胖就是病”的新概念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减肥热潮方兴未艾。其实不少成人肥胖源于儿时肥胖,如果在儿童期注意合理饮食,勤上运动场,保持热量均衡,就可以将肥胖病消灭在萌芽阶段。特别是女性,从小运动更具有特殊的价值。原来,女性肥胖与性成熟的早晚育着重要关系。美国专家的研究资料显示,不到11岁就来月经的女子,比起14岁以上才来月经初潮的同龄女性,体重平均多5公斤,此增幅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如20-40岁组的差距为3.8公斤,30-34岁组则增至5.7公斤;同时,体重的增速也以性早熟者为快,每10年可增长5公斤,比性晚熟者(每10年只增长3公斤)快700/%,此规律可从青春期一直持续到老年。由此不难发现一个减肥秘诀:那就是适当推迟月经初潮年龄,可以减少日后发胖的几率与程度。至于推迟性成熟期的办法,哈佛大学生殖生物学家露茜博士推荐的一招就是从小运动。露茜博士的研究资料显示,从小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女孩子,通常到15岁左右才来第一次月经,比一般女孩迟了3年多。
再说颇令人烦恼的近视眼,通常形成于青春期(11-13岁)。如果在此阶段坚持适宜的体育活动,同样可以收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专家特别推荐打乒乓球,打乒乓球时,孩子的眼睛随着乒乓球不断地上下远近的调节与运动,眼睫状肌不断地放松与收缩,促使其调节晶体更灵敏。同时,眼外肌也不停地收缩,大大增强了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正常代谢,视力发育自然良好。据研究,即使在假性近视的早期,只要坚持打乒乓球,也可使其康复率达到90%以上。其他如放风筝、弹跳运动等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一个例子是危害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此病的最大特点是能防不能治,而预防的关键期同样在儿童时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小组历时一年半的研究发现,从12岁起加强体育锻炼,并合理补充钙质,其骨密度到18岁时可望提高60%,可有效地消除骨质疏松症的隐患,从而保持骨骼终生健康。
运动早教因龄而异
如何进行运动早教呢?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实施方案。英国新近颁布的“小儿健身指南”建议:5岁内的孩子每天至少保证3小时的“摸爬滚打”活动,包括追逐游戏、游泳和攀爬等,其中步行每天至少需要15分钟,如走路去托儿所或逛街等。不会走路的孩子呢?可以游泳、在健身垫上滚爬、拉动玩具等身体活动。看电视、玩电脑则需严格控制时间,一般2-5岁儿童每天只能看1个小时的电视或电脑屏幕,2岁以下的孩子应彻底远离电视与电脑。
美国专家提倡,婴幼儿适宜爬行、走路,跳跃、抓握,或模仿鸭子走、兔子跳、鸟儿飞、猴子爬等各种动物的活动。三四岁以后练习舞蹈,不妨与芭蕾和踢踏舞结合起来,将创意动作和体操元素融入其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节奏感和优雅的姿态;6岁以后可增加技巧动作,逐步练习侧手翻、跳马、单双杠和平衡木技巧,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不断提高身体技能”。(商洛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