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日本以高龄产妇为对象实施了“新产前诊断”,对孕妇血液中的DNA进行分析,可高精准度判别胎儿的三种染色体有无异常,检查结果呈阳性时,35岁以上的孕妇所怀胎儿罹患唐氏综合症的可能性达到80-95%以上。该项检查与羊水穿刺不同,没有流产的危险性,因而促成新一拨人工流产。对日本国内37家实施该项检查的医院进行统计的结果,“出产前诊断”开始一年间,共接待7740个孕妇,平均年龄38岁(在日本35岁以上为高龄产妇),平均怀孕时间13周。被判定为阳性的产妇142人,占参检者的1.8%,复查最终结果显示胎儿异常的113人,其中胎儿唐氏综合症70人,胎儿心脏疾患43人。113人中,接受人工流产的110人,69人为唐氏综合症患者,41人为其他缺陷。就是说,在“新产前诊断”中被判断为染色体异常的孕妇,选择做人工流产阻断婴儿出生的高达97%。有评论说,优生思想依然贯穿着人们的思维,使人们对人工流产缺陷儿抱有宽容的态度,而当事者本人认为缺陷儿的存在,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还会让夫妇关系走向僵局。
虽然准妈妈们的选择大方向基本一致。但对缺陷儿,让其生或死,还是存在着不同的呼声。比如有人提出无脑症的孩子出生后有一定时间的成活率,应该让虽有缺陷,但同样拥有生之权利的婴儿见天日,让他们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哪怕是十分短暂的快乐时光。也有人认为当今医疗水平发达,即便生下缺陷、畸形儿,也不意味着走上绝路,可以用外科手术进行补救,比如兔唇、水脑、无肛症等都可以治疗,应该珍爱每一个有缘来到世上的生命。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之子大江光,由于出生时头部异常,被其父描述为“看起来就像有两个头的怪婴”,他年过三十,语言能力却只停留在3岁孩童的水平,但这个畸形儿日后却成了有名的作曲家。大江健三郎说:“他照亮我意识深处的黑暗,我因他而得救。”
德国:希特勒时期的“强禁”措施,换来了血的教训
◎洪莉
人的生命价值绝不能用智力分出高低,也不能以身体是否健康论优劣。这些理念,在德国是最重要的普世价值观。
在医疗发达、人人有医保的德国,孕妇从怀孕到分娩,要经历一系列的定期检查,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尽管如此,在德国也有残疾孩子出生。怀孕期间如果胎儿被查出患有不可治愈的先天性智障,这个胎儿是否被允许终止生命?谁有这个决定权?
就此问题,笔者查阅了德国相关流产法律条文,请教了专业律师。笔者首先要说明的是,德国没有专门针对先天性疾病或智障胎儿的流产规定,也就是说,所有胎儿,无论“正常”与否,都一视同仁受到德国胎儿保护法规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