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师·家长·社会

河北农大110年历史: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缩影

河北农大110年历史: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缩影

2012-10-18 16:02:31

  110场高端学术报告会和“太行山道路”暨校史展览等活动,10月16日前后在河北农业大学校园里不时掀起浪花。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广大师生笑逐颜开,庆祝河北农业大学建校110年。数十位国内外大学校长、两院院士与该校师生员工共同追忆河北农大的发展历程。期间,全国高校农林水院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研讨会也在这里召开。透过这所百年老校的沧桑历史,人们看到了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缩影。

  开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

  在河北保定西关的一块土地上,把时间向前推移110年——1902年(清光绪廿八年)的一天,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给慈禧太后递上一道奏折,奏折上写道:“……非讲求地利,振兴农务,不足以资生计而裕度支。查外洋虽以工商立国,而尤注意农务,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慈禧看后,御笔亲批“知道了”三个字。

  正是从这三个字之后,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了。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

  “普及新知、开启民智、振兴农务。”河北农大座右铭。

  建校之初,河北农大就提出办学原则:“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和朴实学风,在河北农大110年风雨岁月中“一以贯之”,积淀传承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学科门类齐全的河北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全国高等院校布局调整,森林系整建制调整到北京,参与组建北京林学院;畜牧兽医系调整到内蒙古,参与组建内蒙古农牧学院;农田水利系调整到武汉,参与组建武汉水电学院。一时间,河北农业大学博得了“新中国农业教育发祥地”的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农大坚持办学传统,站在时代前沿,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勇担使命,攻坚克难,继续取得重要突破。1995年,河北农业大学与河北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河北农业大学。2000年,河北水产学校、河北畜牧科技学校并入河北农业大学,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河北农大形成了保定、定州、秦皇岛、沧州黄骅渤海新区功能互补的发展空间布局,全日制在校生达4.2万余人。

  开创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

  30多年前,面对太行山区800万贫困人口,河北农大秉承优良办学传统,以承担“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把科技送进农户,把知识献给农民,把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培育形成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实践证明,“太行山道路”是一条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科教兴国之路,一条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改革之路,一条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人才成长之路。

  “太行山道路”以蓬勃的创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还在不断拓展与延伸。近年来,学校确定了服务领域由山区向平原、由田间向车间、由村域向区域、由农村向城郊、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不断延伸,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的工作思路,在校地、校企合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科教扶贫、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民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流业绩。

  “十一五”期间,河北农业大学主持承担了“黄淮海中北部(河北)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这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课题组全体科技人员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与农民零距离结合,随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两脚沾泥。当地群众说,河北农大的教授像农民,司机像教授(司机也能讲农业)。冬小麦、夏玉米单产多次刷新省纪录,平均单产高出全省10%—15%,并在2010年全省小麦生产经受大面积冻害的极端不利条件下,实现了大灾之年项目区小麦的高产稳产。五年累计增产660万吨,节水50亿立方米(每年节水相当于河北省每年超采水量的19.8%),增加经济效益110亿元。

  据统计,近10年来,河北农业大学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合作协议700余项,推广应用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技术130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800多亿元。学校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多个科研开发团队被评为“十一五”国家星火计划先进集体。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河北农大科技工作面向“三农”,以优势学科为重点,优化整合科技资源,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明确了“搭大平台,组大团队,争大项目,出大成果,创大样板”的工作思路。目前,学校拥有河北省高校唯一的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了1000余人的专兼职科研队伍,每年有万余名学生参加科研工作。

  十年间,学校科技成果的层次与水平连创新高。在粮食、棉花、林果、畜牧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审定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新品种60多个;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1100多项,鉴定科技成果50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66项,其中,获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长特别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4项。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科技管理优秀团队”。

  学校始终把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作为教育理念,并且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学举措:全面实施了“311”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全学分制,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启动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工作,建成了16个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97个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获得了7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69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每年有1000余名学生在全国、河北省“挑战杯”系列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02年以来,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获国家奖励29项、河北省奖励164项,成绩居河北省高校前列。

  百又十年,弦歌永续。河北农大培养的近30万名毕业生,犹如30万颗种子,把“崇德、务实、求是”的作风播洒在华夏大地。去年春天,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毕业生15年默默资助病逝同学父母的事迹,经本报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令无数人感动落泪,谱写了一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爱之歌。面向未来,人们有理由相信,河北农大在“太行山道路”上定会越走越宽广,“果树9301班”精神定会不断弘扬,中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定会越办越辉煌!(光明日报  耿建扩 姚运肖)

  • 相关阅读
  • 河北临漳发现一座完好无损清代青砖桥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一施工队日前在重修一条县城道路时,意外发现原来的柏油路下,竟藏着一座完好无损的青砖桥。当地考古专家考证认为,这座青砖桥为清代临漳县城护城河上的小桥,它为研究清代临漳县城的历史提供...

    时间:10-16
  • 河北省已查明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三万多处

      记者16日从河北省文物局了解到,这个省文物遗存数量众多、门类齐全、分布广泛,现已查明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总量33943处。  据了解,河北省已查明的三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省级以上...

    时间:10-16
  • 河北临漳发现一座完好无损清代青砖桥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一施工队日前在重修一条县城道路时,意外发现原来的柏油路下,竟藏着一座完好无损的青砖桥。当地考古专家考证认为,这座青砖桥为清代临漳县城护城河上的小桥,它为研究清代临漳县城的历史提供...

    时间:10-16
  • 杭州连晴18天破历史最高记录

      位于江南的杭州历来是雨水青睐之地,可是最近杭州人也饱受干燥之苦。记者从浙江省气象台获悉,浙江省大部分地区连晴天气已持续18天,风干物燥,其中杭州城区18天的连晴天数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据浙江省...

    时间:10-12
  • 河北赵县出土两尊石雕赑屃

      10月6日,在赵县县政府附近一处工地内,施工人员挖沟作业时从道路东西两侧先后挖出两块巨石,经当地文物专家考证,初步断定为两尊赑屃。赵县文物部门对出土的赑屃进行了现场勘查及保护。  两尊赑屃为一对儿,其...

    时间:10-10
  • 《永乐大典》副册影印本亮相河北

    历史上《永乐大典》的毁灭曾给人们带来太多的悲伤和遗憾。8日,一副册影印本《永乐大典》在河北迁安现身。...

    时间:10-09
  • 中秋国庆1758万人次游杭州 再创历史新高

      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两节叠加,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杭州再次吸引八方来客,接待旅游人数达1758.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7.65亿元人民币,实现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增...

    时间:10-08
  • 科学家利用黏菌模拟人类历史发展之路

    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科学家近日完成了一项有趣而有意义的实验,科学家们在实验中观测到黏菌逐渐占领整个由琼脂做成的地球仪的全过程。...

    时间:09-29
  • 铜雀台故地河北临漳:追忆往昔曹魏雄风

      枭雄?奸雄?人们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近年来,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物考古,人们对曹操的关注度却有增无减。由周润发饰演曹操的电影《铜雀台》26日公映,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一场“杀曹大战”...

    时间:09-27
  • 北京推动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

      北京市政府近日召开全市文物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领导讲话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工作的成绩,商讨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鲁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

    时间:09-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