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导致论文代理开始在高校盛行。“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这份学报上发表论文的太多了,我认识的同学中就有人是这份学报的代理。”郑州大学一名研究生说。
李丹说,她就是通过学姐介绍,花了600元的版面费在该学报上发表的。和李丹同在郑州大学读研的赵宇,也是通过学姐介绍,花了1000多元在该学报上发了两篇论文。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上,还有10多位中小学教师发了论文。河南省卫辉市孙杏村镇汲城完全小学体育教师杨宏波也发了一篇,他告诉记者:“说实话,我是教体育的,对学术并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也没什么办法。因为想评职称,必备的条件就是要有论文,这是硬指标。”
他坦言,自己通过熟人找到了一位大学老师,这位老师承诺期刊肯定没有问题,论文一定能发表。他当即就把论文和750元版面费交给了这位老师。
山东省烟台市三中分校的中学教师杨丽华也说:“不发表论文想评职称是天方夜谭。”她为了评职称,花了不到1000元,在这份学报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她介绍,很多同事也在这份学报上发了论文,有的甚至还发了好几篇。
辽宁省大连市明珠幼儿园的教师韩晓庆也在上面发了一篇,她否认是为了评职称。她说:“我教了七八年了,如果连一篇自己的论文都没有,感觉特没水平,挺丢人的。和孩子的家长说起来,也特没面子,所以就找人帮我联系发了一篇。”
韩晓庆说,她这篇论文断断续续写了两个多月,是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结果,托朋友的关系发表后,收到刊物,“感觉刊物特别垃圾,就直接扔到床底下,再也没有看过”。
来自企业的作者中,以电力部门居多。国家电网冀北电力公司承德供电公司就有人在上面发了一篇。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也要评职称,没办法,不想发也得发。”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