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史海烟云

太平洋战争之后的冲绳之伤

太平洋战争之后的冲绳之伤

2013-04-09 16:44:40

来源:

  冲绳人作为琉球的后代,被卷入侵略战争是一种多重的不幸。太平洋战争末期,冲绳登陆战爆发。一些日军基层军官眼见阵地不保,宣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逼迫百姓以村为单位“集团自决”。他们将平民赶入洞窟,提供手榴弹等武器,令其相互残杀;在更惨烈的地方,无辜百姓连枪支弹药都没有,只能在威逼下用菜刀斧头结束亲人的性命:父亲杀掉儿女,丈夫杀掉妻子,儿子杀掉母亲……强迫民众自杀后,不少军人却设法活了下来。

  这场屠杀具有更深刻的反人类性格,却难以得到中国与朝鲜等国受害民众的同情,因而在追究战争责任时,这一页被匆匆翻过并深埋在记忆深处,一直无法安顿。冲绳虽为日本国的一部分,冲绳人却难称真正的“日本人”。冲绳民众亲眼目睹帝国最狼狈的丑态,真切感受到与日本和日本人的距离。战败初期一段时间内,冲绳民众称呼日本人时就常用“加帕尼”(Japanese的音译)一词,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他们与日本的距离感。

  琉球王国曾是以自由贸易为支柱的独立社会,并不崇尚武力扩张。他们传统家庭门厅里也不供奉武士刀,而是三弦。这种古老的乐器至今仍是琉歌歌手的主要伴奏乐器,其音色忧伤而飘逸,仿佛倾诉着发生在群岛上的苦难历史:琉球三次被日本摆布,今天的冲绳人称此为“三次琉球处分”。1879年,琉球经废藩置县成为“冲绳县”,史称“琉球处分”;1951年《旧金山和平条约》签订,冲绳交美国托管,换来日本独立;1972年施政权重新移交日本。

  爱好和平的冲绳人,在屡被出卖的经历中,也被裹入暴力——这是他们最抵触的东西。第一次“琉球处分”导致冲绳青年被迫充当日本侵略军的炮灰。不认同日本的冲绳人,却在被掠夺的状态中,承担着日本的战争责任。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作为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唯一发生过本土战役的区域,冲绳在战争后期就已被“丢卒保车”。

  后两次“琉球处分”把美军引入冲绳人的美丽家园。美军登陆后就没打算离开,立刻着手划出日后的军事基地范围,禁止本地人踏足,致使许多冲绳人连祭拜祖先都只能隔着铁丝网进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冲绳的美军持续建设军事基地,1972年施政权返还日本后,日本本土的美军基地也开始向这里转移。到90年代,整个日本的美军基地大部迁至冲绳,这个比例还在增大。

  与强迫民众自杀的日军相比较,美军或许是一种异质的存在,却谈不上是解放者。付出惨重代价把冲绳夺到手的美军将校们,自始至终抱着胜利者的意识,对冲绳人表现出忽冷忽热的宽容。此外,美军还曾实施暴力性接收土地的军用地政策,在将居民赶入收容所的阶段,接收和无偿使用大量军用地。

  从战后以“琉球”之名脱离日本而被美国“托管”,直到1972年施政权重归日本,这期间它究竟是美国的一个州还是东亚的一个孤儿,始终是一个暧昧不明的问题。对美国和日本政府而言这并不重要,它们只关心如何在战后国际格局中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冲绳仅是转嫁危机和进行交易的筹码。

  遭受重重苦难,在背弃和疏离中生存下来的冲绳人,却拥有一座和平祈念公园。这里同时供奉着死于冲绳战的百姓、日本士兵和美军士兵,还镌刻着朝鲜、台湾雇佣兵的名字。这座位于主岛南端的陵园,在海涛的拍击声中平等地超度所有亡灵,哪怕是曾经的施暴者。

  冲绳人是一个质朴的族群,冲绳则是一个美丽的群岛,从飞机上看去像一把散落于碧绿丝绒毯上的宝石。历史上的琉球人就生活在这些岛屿上,同样过着朴素的生活。

  • 相关阅读
  • 希特勒亲侄子曾请愿加入美国反纳粹联盟

    据美国《纽约每日新闻》消息,希特勒的亲侄子威廉姆·希特勒(William Patrick Hitler)极力反对叔叔的专政暴行,在逃离德国后,诚挚地请愿加入“反纳粹”联盟。因此,希特勒非常憎恨这个侄子。...

    时间:04-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