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史海烟云

真实的地雷战很艰难:八路在屋顶晒炸药

真实的地雷战很艰难:八路在屋顶晒炸药

2015-11-17 11:02:07

来源:人民网

 

  电影《地雷战》海报(资料图)

  《地雷战》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电影,但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不禁要问,当时的中国北方庄稼汉对地雷知之甚少,而八路军中也极其缺少地雷制造的专业人员,他们怎么能够将地雷制造得如此精妙、运用得如此神奇?

  鲜为人知的是,华北地雷战中,有一批科学技术人员。这些科技人员为地雷战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甚至是生命。

  从大学来到根据地的科学家

  冀中抗日根据地,地处大平原,没有山脉、湖泊,被日军重点驻兵的三条重要铁路包围着,又靠近日寇统治中心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成为开展游击战最为艰难的地区。1938年春,抗日战争处于艰难时期,在这种条件下,抗日军民被逼出了地雷战这个适合冀中平原的战法。

  可是,问题又来了,一没有人会造地雷,二缺少造地雷的器材、原料。这个时候,冀中军分区司令员吕正操想到了科学家,他找来了冀中军区二分区参谋长张珍。

  几经周折,张珍联系上清华大学的熊大缜(又名熊大正)。了解冀中情况后,熊大缜找到导师叶企孙。

  叶企孙先生是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是中国物理学事业的铺路人。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吴有训、钱三强、钱伟长、李政道、杨振宁、邓稼先等,都曾受过叶企孙的培养。吕正操司令员派张珍到北平时,叶企孙先生正在天津养病。熊大缜是叶企孙最看好的门生,也是他的助教。这时,叶企孙正准备让熊大缜去德国深造,熊大缜也正准备完婚后远行欧洲。但熊大缜听说八路军准备开展地雷战的事,兴奋异常,觉得这是科学工作者为抗日战争直接出力的好机会,决心放弃出国机会、推迟婚期,到冀中抗日炮火中去。

  熊大缜虽然决心已定,但是还得听老师的意见。叶企孙虽然知道熊大缜是自己这么多年才发现的一个好苗子,将来在学术上的成就不可限量,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说“国难当头,国事为重”,支持熊大缜到战斗前线去,自己还暗暗下决心有一天也去抗日战争第一线。

  熊大缜的行动带动了一大批北平爱国热血青年学子,好多人跟熊大缜一起去了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冀中根据地。

  造地雷并不像电影拍的那么简单

  不久之后,熊大缜被提升为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着手筹建技术研究社,以开展烈性炸药、地雷和雷管以及无线电研制工作。

  吕正操将军的回忆录中写道:“熊大缜任职后通过关系和各种渠道,购买了几十部电台的原材料将十二个炸药筒埋在铁轨下,在几百米外接上引爆器埋伏下来等待。一会儿,敌人先从沿铁路一侧的公路上开过一辆巡逻车探路,又从铁路上开过一辆压道车清道,然后才是满装军火的列车开过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火车头便飞上了天。接着是车上的军火接二连三地大爆炸,火光冲天,震耳欲聋。这次行动之后,他们又多次出动,炸火车,炸桥梁,炸碉堡,炸得敌人惊恐不安,交通线经常遭到破坏。”

  技术研究社研究也有了成果。在熊大缜、汪德熙的领导下,冀中根据地的炸药厂也不断壮大,到后来竟建成了一座拥有2000多工人,能制造大批量地雷、手榴弹、复装子弹、掷弹筒弹,能修理各种枪械的大型兵工厂。

  • 相关阅读
  • 抗战老兵忆缅甸战役:一路打,墓地就一路堆起来

      在湖南张家界慈利县江垭镇三双村一间老木屋里,记者见到了90岁的抗战老兵滕周权,他曾参加过缅甸战役,是一名装甲车射击手。  1940年,15岁的滕周权从湖南老家来到重庆报名入伍,他被分到国民党宪兵11团第1营...

    时间:11-17
  • 吉林甲午抗日:民间武装曾抵前线参战

      光绪二十二年吉林保辽阳文武各员给予奖励的咨文。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惨败,日军兵分两路侵入我国东北辽南地区。一路渡过鸭绿江,攻占了九连城,随之安东、凤凰城、宽甸等...

    时间:11-17
  • 顿巴斯战役:苏军百万大军击溃德军13个师

      1943年8月13日至9月22日,苏军为了粉碎德军顿巴斯集团,解放工业区顿巴斯,出动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发动了顿巴斯战役。此役,是第聂伯河会战的组成部分,苏军共击溃德军13个师,解放了顿巴斯。  兵力对比 ...

    时间:1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