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他决定对叙利亚政府目标采取军事行动,同时决定在采取行动前获得国会授权。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曾以各种理由多次发动海外军事行动,给多个地区造成了社会动荡和经济停滞的后果。这些军事行动主要包括:
1991年海湾战争
1990年,伊拉克与科威特因石油等问题矛盾不断激化。同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此举遭到国际社会强烈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军,以及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等一系列决议,但遭到伊拉克拒绝。
1991年1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已向伊拉克发起进攻,“解放” 科威特的“沙漠风暴”行动开始,海湾战争爆发。2月26日,伊拉克宣布从科威特撤军。27日,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接受安理会的12项决议。4月11日,安理会宣布海湾实现正式停火。
1998年“沙漠之狐”军事行动
1998年12月17日,美国和英国以伊拉克“不同联合国核查小组合作”为由,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动用了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约20艘战舰,以及B-52战略轰炸机、F-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在内的约70架各种作战飞机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沙漠之狐”行动持续了三天,美军共发射导弹约500枚,击中了100多个伊拉克军事目标。
1999年科索沃战争
1998年,南斯拉夫联盟科索沃地区连续发生多起阿尔巴尼亚族人同塞尔维亚警察之间的暴力流血冲突事件,引起有关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关注。
1999年3月24日至6月9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南联盟共进行了78天的轰炸。同年6月中旬,北约同南联盟签订停战协议,由3.7万人组成的国际维和部队在联合国的旗号下开进科索沃。北约军队入驻科索沃后,暴力事件仍频繁发生。而科索沃地位问题至今仍是国际社会的悬案。
2001年阿富汗战争
2001年10月7日,美英等方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拒绝交出涉嫌策划“9·11”恐怖袭击的“基地”组织头号人物乌萨马·本·拉丹为由,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军事打击。从10月7日开始,美国对阿富汗实施了2个多月的持续轰炸,最终导致塔利班政权垮台。2011年5月,本·拉丹在巴基斯坦境内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
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但多年过去,阿富汗安全局势没有明显改善,塔利班势力没有消除。战争还导致数以万计阿富汗平民丧生。目前,美国和北约正逐步撤军,并与阿当局商谈《双边安全协议》,但分歧明显。
2003年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20日,美英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拉克发动“斩首行动”,伊拉克战争爆发。2010年8月18日,美军最后一支作战旅离开伊拉克,象征美军作战行动结束。2011年12月15日,美国正式宣布美军伊拉克任务结束。
战后的伊拉克,政局动荡、经济停滞、安全没有保障、老百姓生活艰难,美国所许诺的“民主与繁荣”并未降临。
与此同时,伊战使美国付出沉重的代价。截至美军正式从伊撤军,伊战共造成近4500名美军官兵死亡。此外,庞大军费开支也给美国经济带来沉重负担。直至伊战结束,所谓的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查无实据,美国形象严重受损。
2011年利比亚战事
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973号决议,同意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为落实安理会决议,美国及北约结成“广泛联盟”联合行动,任务为执行武器禁运、禁飞区、保护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