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一江山岛战役。
新华网专稿:实施岛屿登陆作战,一般需要从海上输送兵力,所以岛屿登陆作战的前提是取得战区的制海权。
而现在海上作战,空中的威胁是第一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夺取制海权的前提又是夺取制空权。所以,制空权、制海权的获得在岛屿争夺当中至关重要。
这期的陈虎点兵来看一看在一江山岛战役中,解放军是如何夺取制空权、制海权的?对今天岛屿争夺有什么启示?
一、激烈鏖战夺取大陈以北制空权。
解放军夺取制空权的战斗是在一江山岛登陆之前近一年的时间开始的,1954年3月,由海军航空兵实施的,通过空中交战的方式来取得战区的制空权。
双方发生真正激烈的较量是在进驻东矶列岛之后,这期间台湾国民党空军和解放军的海军航空兵在东矶列岛上空进行系列激烈争夺,台湾国民党空军甚至击沉了我军的瑞金号炮舰。
在台湾空军击沉瑞金号之后,台湾国民党空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取得了击落敌机三架、击伤一架,而我方无一伤亡这样的战绩。
这样一系列的战斗,使台湾国民党空军感觉到巨大压力。据台湾史料披露,经过一系列空战后,当时国民党空军有内部规定,一般情况下,空军战机的活动范围不再超越北纬27度线,这意味着大陈上空以北的制空权已被我军牢牢掌握。
二、出其不意夺取战区周边制海权。
一江山岛战役夺取制海权的作战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最初的部署。
这个部署是进驻东矶列岛后展开并完成的,当时解放军在海上做了三个重要的部署:
第一是在东矶列岛当中的高岛建立一个对海监视的雷达站。
第二是在头门山岛进驻了一个海岸炮兵连,四门130毫米海岸炮。当时130毫米海岸炮相当先进,威力相当惊人,无论是在射程上还是在威力上,和台湾国民党海军舰艇的舰炮相比都具有绝对优势。
第三是在高岛设立一个快艇的秘密的驻泊点。
完成这一系列部署之后,随即展开夺取制海权的战斗。第一个重要节点是解放军海岸炮兵与台湾舰艇的交战。
据我军史料记载,11月3日,当时台湾国民党海军的永春号炮舰在头门山附近活动,被解放军的岸炮击伤,但这时台湾国民党海军还没有发现我军在头门山部署了130毫米的海岸炮。
仅隔了一天,11月4日台湾国民党海军永定号炮舰,又在永嘉舰的配合下前来报复,他们靠近头门山岛接近5000公尺距离时,对头门山进行炮击,但解放军没有还击。11月5日,永定舰再次靠近头门山,当舰艇逼近距离一江山1500公尺的距离时,130海岸炮突然开炮,第一炮命中永定舰的主桅,炮弹破片使永定舰舰桥上的指挥人员大部分受伤。据时任永定舰舰长——台湾国民党海军钟汉波少将回忆,当时他没有受伤,但在他之前曾经担任永定舰舰长的另外一位台湾国民党海军将领齐鸿章在万山海战时,解放军一发炮弹命中作战的舰桥,结果齐鸿章被打掉一只胳膊。
这次海岸炮兵的战斗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军130海岸炮的覆盖范围已经把一江山岛及周边的海域完全覆盖。这时,国民党海军舰艇白天不敢进入这一海域活动,只能晚上来给一江山岛运补物资,同时通过海上巡逻为一江山岛提供屏护。
夜晚,虽然肉眼无法发现灯火管制的水面舰艇,但雷达可以发现。高岛雷达站发挥了重大作用,随后的海战无论是击沉国民党海军的太平号护卫舰,还是击沉洞庭号炮舰,都是发生在夜晚。
据钟汉波回忆,当时台湾国民党海军没有发现我们设在高岛的雷达站和快艇的秘密驻泊点,我军快艇进入高岛时,大陈国民党的雷达曾经发现有四个光点进入高岛,随后他们发现这四个光点离开高岛,所以,他们当时判断是解放军海军的护卫艇到高岛巡视了一圈。
实际的情况是,我军四艘护卫艇拖着四艘小型的鱼雷艇进入高岛的秘密驻泊点,随后护卫艇离开,四艘鱼雷艇留在高岛。由于这样的过程,后来出现了击沉太平号和单艇独雷击沉洞庭号的结果。这使台湾国民党海军的对策变成了回到大陈的驻泊港口,基本上是龟缩在大陈的锚地,即使夜间也不再敢轻易进入一江山岛附近的海域。
1955年1月10日,解放军空军轰炸一江山锚地。这次作战海面大风,我军利用台湾国民党海军的舰艇要回港避风的机会,出动轰炸机部队,奇袭大陈轰炸大陈锚地。取得了击沉中权号坦克登陆舰、重创衡山号修理舰和太和号护卫舰的战果,这样的损失对台湾国民党海军来说是相当惨重的。
可能有人问击沉一艘登陆舰对整个的战局会有什么影响?按照台湾国民党军队当时的规划,如果我军要登陆一江山岛,大陈2万多守军应乘登陆舰支援一江山。登陆舰被击沉,以致我军在登陆一江山岛时,大陈的守军基本上只能作壁上观,无法、也不敢再向一江山岛投送兵力进行支援。
据钟汉波回忆,实际上这次我军击沉的是两艘中权号。为什么说是两艘中权号?其实衡山号修理舰最初叫中权号。当时国共双方在浙东沿海相互较量时,台湾国民党海军在大陈岛虽然有驻泊锚地,但没有后勤维修、支持体系,舰艇到这个地区活动一旦出现故障,需开回台湾进行维修。为解决这个问题,台湾国民党海军把中权号坦克登陆舰改成修理舰,大舱宽阔,可放置各种车床、备件,相当于海上修理车间。于是,中权号变成衡山舰,留下中权号的舰名给了另外一艘202号坦克登陆舰。所以,这次解放军空军击沉中权号、重创衡山舰,实际上相当于打掉了两艘“中权号”。
此外,还有另外一艘护卫舰太和号受到重创。按照钟汉波的描述,当时太和号受伤很重,“腰部”几乎被炸弹剖开,歪倒后正好停靠在衡山舰一侧,没有沉没。这时,太和号基本已彻底丧失战斗力,这对台湾国民党海军来说损失相当巨大,为什么?
当时台湾国民党海军最好的战舰被称为“四大金刚”,即:太平号、太康号、太朝号、太和号四艘太字号护卫舰。在这样系列作战中,太平号被击沉,太和号受到重创,意味着台湾国民党海军主力战舰损折一半。
一系列作战之后,由于畏惧解放军的轰炸机白天对大陈锚地进行轰炸,台湾国民党海军白天不敢在港内停泊,只能出港在附近的海面疏散活动,到夜间才回到锚地休息,补充物资。再开到海上跟解放军海军争夺制海权,基本上是想都不要想了。
从1954年3月至1955年1月,大陈地区的制海、制空权已牢牢掌握在解放军手中。一江山岛和大陈岛如同熟透了的桃子,随时可以摘掉。
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坐落于城区枫山北麓,由战斗陈列馆、烈士纪念馆、纪念塔碑和墓区组成,建筑雄伟。
三、一江山夺取制空权、制海权的战斗,对今天岛屿争夺仍具有指导意义。
启示一:在无法攻击敌纵深目标时,需要快速消耗敌空中作战力量。
在条件不允许攻击对方纵深机场和基地的情况下,岛屿争夺战制空权的获得基本上是个消耗的过程,谁能把对方的空中力量推出战区,使对方不再敢进入战区,谁就能取得制空权。当然这样的消耗和互推的过程是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这里涉及到双方的持续作战能力强弱。
启示二:夺取制海权作战中,情报信息保障至关重要。
一旦讲到海战时,大家往往比的是谁的舰艇更大,谁的武器更强,其实无论是夺取制空权还是制海权,首先要保证交战区域能否随时处在监控下。所以,高岛雷达站的建立在夺取制海权的作战中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启示三:要灵活运用岸防兵力。
岸防兵力通常作为海军的防御性兵力,但岸防兵力的武器射程一旦足以覆盖双方争夺的岛屿,那么,岸防兵力的威力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在今天,远离大陆岛屿的争夺,海岸炮兵的射程肯定是不够的,但是远程岸舰导弹使岸防兵力的火力覆盖范围大幅增加,因此在岛屿作战当中岸防兵力的使用、配置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启示四:隐蔽进入、突袭作战往往能够取得奇效。
无论是头门山岛海岸炮兵打击台湾的舰艇,还是击沉太平号、洞庭号,都具有相当的突然性。台湾方面对解放军的岸炮进入头门山,解放军的快艇进入高岛都没有及时掌握情报,所以,解放军的突袭作战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显然隐蔽突然的打击在夺取制空、制海权的作战当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启示五:打击港口、码头、机场等要害部位,能够迅速压制甚至瘫痪敌反击能力。
在我空军航空兵轰炸大陈的作战过程中,对敌人的港口、锚地、基地打击或者攻击,往往可以取得一锤定音的效果。这样的打击效果,不但使对方水面作战兵力产生重大损失,更重要的是对后勤保障和支持体系给予瘫痪性地打击,而这在夺取制海权作战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虽然一江山岛作战,特别是制空、制海权的作战已整整过去了60年,但对今天和今后的岛屿争夺战仍有相当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下一期的陈虎点兵继续来讲一江山之战中的岛屿攻防作战。(陈虎)

资料图片:一江山岛战役,1955年1月18日,国民党军与解放军的华东军区部队在这儿进行了一场战役。解放军在这次战役由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统一指挥,是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经过三天战斗,解放军占领该岛,一江山岛指挥官王生明被击毙,副指挥官王辅弼被俘。

一江山岛战役纪念烈士雕塑。
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