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全国各地风景区均现游客数量井喷。与此同时,许多地方出现游客遇险的情况。有关专家认为,在民众对旅游需求越来越高的同时,游客自身和景点的安全防范意识亟待提高。
景点维护不够存隐患
5月1日晚9时10分许,凤凰县沱江镇棉寨村距县城3公里处桃花岛篝火晚会散场时,游客经近水吊桥时因桥头受力桩断裂,出现桥面倾斜,导致24名游客落水,后落水游客全部被救起,没有人员在事故中死亡。据凤凰县政府公布的调查结果,吊桥断裂致游客落水事故原因:一是由于桥面南侧拉锁拉钩出现断裂,二是东侧受力柱断裂,三是日常维护不到位。
类似的旅游事故此前也发生过,2005年3月6日,浙江省临安市浙西大峡谷景区剑门关景点发生浮桥侧翻事故,桥上88名来自江苏的游客全部落水,事故造成5名游客遇难。
“事实上,类似凤凰县这样存在安全隐患的风景区还有不少!”浙江中旅一名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导游告诉记者,“很多景区平时游客少,一些旅游设施安全标准很低,加上平时维护不到位,在遇到大客流时很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我带团时会尽量要求游客分散经过浮桥、吊桥和栈道等危险路段。”
“以前有过教训,我们现在对这一块查得很严。”杭州临安一景区开发商对记者说,“每次长假前,都会安排专人对吊桥、浮桥等设施进行检查维护,防止游客数量增多时出现危险。”
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楼庆典认为,让游客安全地游玩是对一个景点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能保障游客的安全,显然不是一个成熟的景点。刚出台的旅游法中对景点保障游客安全作出规定,但是在现实中,一些景点旅游设施安全标准不高,维护情况也不尽如人意,给游客安全带来隐患。
景区超载游客抱怨
“除了旅游设施维护不到位外,小长假期间游客扎堆出游,远远超出了景区的接待能力,这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浙江乌镇景区一名管理人员表示,在这个“五一”,乌镇景区游客爆满,交通堵塞,排队的车流甚至延伸到了高速公路口。“景区里人都挤到了一起,这时候要是发生什么意外,极易导致人群恐慌发生踩踏事故,真是捏了一把汗啊!”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厦门鼓浪屿。根据鼓浪屿管理委员会统计,截至4月30日晚7时,这个面积只有1.78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岛的上岛人数是5.8万人,光是排队购票就要半小时;通往渡船码头的走道挤得让旅客感觉像“逃难”一样。在鼓浪屿任何景点照相全是人,“真的是用生命在旅游!”一名台湾游客担心,“这么多人不会让岛沉了吧?”
杭州一家旅行社负责人童志鸿认为,景区为获利希望游客数量越多越好,但景区资源就这么一点,最后吃亏的还是游客。不少游客表示,对于游客人数,景点应有接待上限,每天的门票销售要有最高限制,否则就是对游客权益的侵害。
“景点超载一方面会在安全上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对游客的舒适度也大有影响。有的景点为了利益往往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楼庆典表示,“这就要求景区管理部门积极进行引导和分流,游客来了,你不能不给他们玩,但你可以通过宣传引导让游客错开高峰,或在景点周边建设多元化的旅游资源,让游客分流。”
记者了解到,刚刚出台的旅游法对风景区超载现象进行了限制: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景区应当提前公告并和当地政府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