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文/王善盈 图/邹会玲)从山阳县城先西行,再东拐,顺流而下80余华里,就到了黑龙谷。
初夏的一天,我和县摄影协会20余人到此一游。
黑龙谷是个未出阁的女子,一切都还处在自然状态。这是两山夹成的一个无规则的巷道样的峡谷,人从那里走,水从那里流,主道有30多华里,最宽的地方10米左右,窄的不足3米,加上翘出的悬崖、斜刺的植被,即就是正午,阳光也难以落谷。由于黑暗,当地人把这里叫洞沟,因为它更像是一个深幽的洞。
沟外已经有了热浪,入谷却是寒气逼人。半空中有许多卵沙石,想必曾是河床,只是水的作用,让峡谷越来越深越来越窄。当时水一定很大,听说谷里还有一个古老村庄,他们是怎么出进的呢?最后我们在崖壁上找到了答案。那里有许多人工凿出的方孔,里面残留着未朽的木楔,看来是有过栈道的。大家叹息半天,有人就说,把我们放在过去,是不是能活呢?于是对先祖肃然。
站在河谷瞻前顾后,目光总会被撞回来。山像屏风一般挡住去路,走近又有新的屏风。在宽阔的地方,透过缝隙,我们可以看到挺拔的山峰,如笋,如烛,如蘑菇,有的列队,有的一峰独秀,美呀!爽呀!都说怎么不早来呀,在外面看到的风景差我们黑龙谷十万八千里呢。
再看黑龙谷的水。水是山的表情,山如果没有水,就像一个干巴巴的老女人,还有什么情趣?黑龙谷有水,两个水桶般粗细,在地理概念里,它仅为小溪,我们却惊喜于它的大,因为我们是用水的干净做标准的。水清,村里人用油来形容,我们遇到一位82岁的老奶奶,她说自己19岁嫁到程家,育有五子二女,63年一直喝着这样的水,渴了,牛羊在下面饮,人在上面饮,从没有发生过闹肚子的事故。事实确实如此,我们一路行去,随手一掬,清洌洌的就能直接入口,绝对比城里的桶装水要干净许多。
物以稀为贵,现在要在人类活动场所找一个干净的地方比较难,能看到干净的水就更难,所以大家看到黑龙谷的水的时候都很兴奋,一踏入沟口,就一齐“呀”地惊叫起来,但见青山之间,就有一幢,在窄窄的河谷里,拔出一个百尺大坝,不同的是并非人为,而是天地造化,就像一面山伸出一块骨头,与另一面山做了连体,水只得跌落下来,就有了如练的瀑布。千万年了,水流不知疲倦地嬉戏,把岩石舔舐得犬牙交错,飞溅出好看的水花,如雪如玉,腾起的水雾如春雨,把阳光分解成五颜六色,经风一吹四处飘散,打在脸上丝丝的凉。微闭眼睛,耳里灌满淘淘浪花之音,站在飞瀑制造的大潭边,能明显感到河谷在打颤。看潭,是一晕一晕的波纹,心也会随着一起荡漾开去。
这样的水一直伴随着我们,它时而为瀑,时而化潭,时而汇聚成河,时而在石间穿行,每瀑必潭,浅时不过膝盖,深时可达数米,但一律的清澈。透过水的墨绿,能见沙石、水草、蝌蚪。鱼是有的,像在玻璃里游动,我们不但能看清摇鳍与鳃动,连小鱼的影子也清晰可见。峡谷里满是卵石,大的如牛如房,成为自然的列石。没有路,原因是在石头上不容易形成路,我们就从这颗石跳到那颗石,不经意间都成了舞蹈家。遇到险处,两个人展开双臂就能把两边山崖连接起来,下面是很深的潭水,不会游泳的要是掉下去结果可想而知,胆小的就把漂亮的脸蛋扭曲成哭相,一个拉着一个慢慢过去,才开始大口喘气。把头仰到掉了帽子,才看到一点点光亮,有人就说,假如遇到蛇会怎样?别说,还真的遇到了,不大,拇指粗细,二尺长的样子,绿色中透着红点。它隐蔽得很好,就横在路中,许多人从头顶过去也没有发现,等眼尖的看到,大家都来拍照,小蛇一动不动,很配合地享受着明星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