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动态

井冈山游记

井冈山游记

2014-07-03 10:22:11

  商洛日报(冀兴时)5月下旬,我们在江西共青城瞻仰了胡耀邦陵园之后,大巴车直驶井冈山。这是本次红色旅游的重点。
  车行两个多小时后,远远看到右边矗立着一个大型雕塑,“井冈山”三个金色大字的红旗在舞动。这个标识让我猜测已进入井冈山景区。大约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天已黑了,大巴车沿街道两旁竖立着的火炬灯前进,这就是井冈山的中心,有名的茨坪镇。
  上世纪20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它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里曾烽火连天、硝烟四起,充满着传奇色彩的革命斗争故事,是我从小就梦寐以求的朝拜圣地。
  不到黄洋界,不算上井冈。24日,导游领着我们到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及小井景区参观。由朱德题写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屹立山头,横碑正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游客如云,前呼后拥,大家在一门山炮前争相拍照留影。“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诗句,把我带回到当年激烈战斗的场面。这里两面是险峻的山峰,中间是一条狭长的山谷,敌我双方在这里展开你死我活的拼杀。枪声、炮声、喊杀声响彻山谷,军民前赴后继,踊跃战斗,那是一幅何等惨烈壮观的场面啊!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哨口营房、保卫战、粮仓、中国工农第一造币厂、毛泽东旧居、读书石等革命遗址。看了这些景观,我深刻地体会到当时的条件是多么艰苦和困难。红军医院最先进的设施只有一把进口的听诊器,伤病员睡的是稻草织成的地铺,装药的泥瓦罐放在粗糙的木架板上,连玻璃瓶也成了稀奇的物品。毛泽东住房里的设施就是一张木床、一张木桌和一盏马灯。在这盏马灯下,他写出了宏篇论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松柏叠翠、林木葳蕤的茨坪北山。它由革命烈士纪念堂、碑林、雕塑园以及象征着“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纪念碑4部分组成,占地400多亩,雕塑园内塑造了19位井冈山时期的前委、军委、特委主要领导人和名人的雕像。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深地向这里的英魂鞠躬,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否则就是对历史的背叛。
  脚踩红色土地,耳闻目睹红色革命事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蕴藏着一个个传奇的革命斗争故事。旅游结束了,但是我一直在努力追寻着、思索着该如何去理解阐述井冈山精神?后人又该如何去做,才能无愧于井冈山的英雄和烈士们呢?我想,我们要做的有很多,我们能做的也有很多。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