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动态

带上心灵去圣城洛阳看国宝圣剧

带上心灵去圣城洛阳看国宝圣剧

2014-08-15 16:34:46

来源:龙虎网


 

最近,圣城洛阳的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里文图并茂地群发舞台剧《功夫诗·九卷》的相关信息,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功夫诗·九卷》这部舞台剧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在世界巡演6年且受到极高赞誉和强烈追捧后,为什么最终选择落户洛阳?


我国首部以国学修行为主题的“国宝圣剧”
《功夫诗·九卷》是我国首部以国学修行为主题的舞台剧,也是国家重点文化出口剧目。独一无二的创意专利和艺术发明,使这部修行剧具有神奇的“心灵SPA”功效,更被以色列国际艺术节誉为“圣剧”。如今,这部圣剧正式落户在位于洛阳市涧西区长春路与建设路交叉口的国学剧院(原洛铜文化宫)。这也是中国首个专门为一部剧而建造的百老汇模式剧院。大气时尚的造型及玲珑剔透的品质,让国学剧院迅速成为洛阳高端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功夫诗·九卷》旨在通过对儒释道思想的高度提炼和深刻挖掘,用演化成诗的功夫形体,诠释并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的妙处,并让这种妙处直接且快速作用于人的价值观。它让现场观众迅速进入“心斋”和“坐定”状态,通过90分钟的观演,为观众息心静虑,开启慧根,直至收获欢喜,饱满而去。正因如此,《功夫诗·九卷》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无数中国文化热,多次荣获国际顶级艺术节大奖,被誉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国宝”。


中国著名演艺策划大师、《功夫诗·九卷》制作人于洋介绍,在美国,《功夫诗·九卷》被誉为“世界戏剧舞台上一面折射中国文明的镜子”,在台湾,《功夫诗·九卷》被称为用中华文化瑰宝拯救人类灵魂的“速效救心剧”,在比利时,“《功夫诗·九卷》让人在90分钟内顿悟中国”。于洋说,在未来的15年里,在圣城洛阳,《功夫诗·九卷》将成为圣城洛阳“何以为圣”的人文备注,是全球游客到洛阳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神奇之所在的“活标本”。


归根洛阳:让全球游客到洛阳朝圣


一部如此“高大上”的国宝圣剧,为何对洛阳“一往情深”并最终在洛阳“安家落户”?于洋说,《功夫诗·九卷》落户洛阳有其必然性。

 

洛阳是全球华人的精神故里:儒学肇源于此、道学始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经学集成于此、玄学盛行于此、理学开山于此,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文源。在国际上,洛阳和耶路撒冷、麦加、雅典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圣城。于洋认为,圣城洛阳拥有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土壤”,而《功夫诗·九卷》则是一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绽放出来的一枝独秀的“文化牡丹”。这朵“文化牡丹”若想永远花开不败、奇葩万丈,则需要扎根在圣城洛阳特有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反过来,如果说圣城洛阳的“历史文化土壤”有多么的与众不同,则必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成长作物”做为实证。毋庸置疑,《功夫诗·九卷》就是这样的实证。它用精美演出的方式,告诉全球游客和文化朝圣者,为什么“洛阳纸贵”?


圣城洛阳应成为全球文化朝圣者的天堂


游客和朝圣者的最大不同在于,游客的目的是为了游玩,是休闲层面。而朝圣者的目的是为了朝圣,是修行层面。游客游玩有分类,走马观花类、度假休息类等等。朝圣者也有分类,宗教信仰类、文化修行类等等。


对于全球的游客和朝圣者而言,人类四大圣城之一的洛阳,蕴藏着众多解密神秘东方文化和古老中华文明的“谜底”。闻名世界的白马寺、龙门石窟、关林庙、大运河、丝绸之路等著名文化遗产,让圣城洛阳看得见、摸得着。感同身受。既让人大饱眼福,又让人凭古吊今。这也是圣城洛阳吸引游客和朝圣者的主要“硬件”。但对一座圣城而言,仅有“硬件”是不够的。“白天看庙,晚上睡觉”显然不是朝圣者所为。朝圣者更需要找到那些能令其悟得快、用得上、即时受益的人文“软件”。而国学剧院周二至周日每晚上演的《功夫诗·九卷》,则必将成为文化朝圣者的不二选择。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哲思禅定,可以在美轮美奂中开启智慧心门,收获精神欢喜。而这正是文化朝圣者的最终目的。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