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刘勇鸿)一代枭雄,闯王李自成八进八出商洛山,在商州留下许许多多有关他的遗迹和故事。闯王李自成也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家喻户晓。
三十年前,在城关小学上学时,就和城里的几个伙伴步行20多华里徒步登上麻街岭闯王寨,去找寻历史的遗迹。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满山一人高的石头,和用一人高石头砌成的城墙。对于石墙的高曾尝试和小伙伴组成人梯去超越,但最终没有如愿。从此,那座高高的闯王寨永远的留在了心底。
三十年后,再次登上麻街岭山顶,也许是年龄原因,古寨少了记忆中的高,但多了几分沧桑的雄伟。在山顶主寨上,500多米形似北国城廓的寨墙围住了山顶1亩多地的“城池”,英雄似的雄视着四周。只是英雄末路,在这三百多年前的古寨中,只剩下丛生的杂草、残垣断壁和象征显赫地位的石门墩。那座石头砌成的,据说是闯王庙的石房子坐落在“城池”中央,在蓝天、绿树、城郭下,平添悲凉。石房子前,松柏枝条上,那些为英雄挂起的几条红绸在风中轻轻摆动,诉说着那些英雄岁月和硝烟四起的金戈铁马。
崇祯十一年(1638),李自成潼关南原大战兵败之后,隐匿商洛山,先后在商州熊耳山、显神寨、麻涧岭、野人沟一带活动,发现这三处地方三足鼎立,互为犄角,易守难攻。遂在此布兵建寨,也就是这“闯王寨”。从军事意义讲,闯王寨山势崔嵬,视野开阔,居高临下,俯瞰四方。西可视熊耳态势,知明兵动向;北可扼麻街,断六百商于古道,并观北入大荆、板桥之敌动静;东出构峪,可在举手间围攻州城;南视南秦川,可遥视从南入商之敌。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这里闯王“收拾残破费经营,暂住商洛苦练兵。月夜贪看击剑晚,星辰风送马蹄轻”。最终,建功立业,于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在西安称王,并于三月十九日进占北京。
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闯王李自成无疑是一位英雄。但最终他却因种种原因走向末路。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一方面肯定和歌颂闯王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的历史功绩,一方面揭示了起义军失败的教训:骄傲轻敌,进入北京之后的腐败堕落。
再次登上这闯王寨,也许真的过了不惑之年,多的是几分感慨。杜牧“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闯王李自成早化做历史的浮云,功过自有定论。而现唯存这数百年的古寨,千古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