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李文实)348年前,清代康熙年间商州知州王廷伊编纂的《续修商志》,记载“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四皓赞碑》一文,流传至今,商洛人不知碑与文是两人合作,现在才浮出水面。
国庆65周年前夕,商洛市博物馆一个小型座谈会上,谈到柳宗元《四皓赞碑》时,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政府原参事、中国唐代文学会原副会长闫琦先生指出:《四皓赞》是唐代古文运动先驱梁肃的作品,柳宗元书写成碑文竖立州庙。闫教授一语道破天机,我当面求赐资料,闫先生慷慨应允。
会后,闫先生将《梁肃文集》封面、前言及《四皓赞》复印件,请市博物馆刘作鹏馆长转送,我非常感谢。一对正,果然如此:
四皓赞
道可佐皇而隘于帝治,是以崆峒、箕山之长揖于轩、尧也。德宜辅王而偶生霸世,则四皓之所以晦明于汉氏也。
噫,周道绝而王泽涸,秦短世而汉杂兴,六合披攘,兵不暇戢,则四公轩轩然鸿飞于冥,时也。天下大宝,一人攸系,苟蔑嫡崇庶,则乱是用长,而公偻然俯定储后,权也。处则以时,出则以权,时以全己之道,权以安天下之器,得非知几者欤?《易》谓“知几其神乎”,四公体之。故曰时合道合,时塞道塞,生非其时,与道消息:四公之谓欤!赞曰:
秦失其鹿,豪杰并逐。鸾凤何依?白云深谷。英英南山,采采紫芝。汉以剑起,吾谁与归?栖心化元,澹泊无为。礼物虽至,先生默而。惟彼贞石,确不可转。储皇不安,我德用显。大君是惊,惠位是宁。四公屈身,天下和平。弋者何思?鸿飞冥冥。
——本文出《唐文粹·卷24》,题作《四皓赞并序》,《梁补阙集》同。
《梁肃文集·四皓赞》,梁肃着,胡大浚、张春雯校点,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此文与清朝王廷伊编《续修商志·四皓赞碑》校对,分段不同,标点有异,正文52句其中46句相同6句略有不同。6句不同之字,对照如下:
梁肃《四皓赞》 柳宗元《四皓赞碑》
第7句 而汉杂兴 而汉维兴
第32句豪杰并逐 豪杰并起
第33句鸾凤何依 鸾凤并依
第35句英英南山 莫莫南山
第42句先生默而 先生默尔
第46句我德用显 我得用显
从柳宗元树碑到王廷伊入志,经历宋、元、明三代850年,期间搜集整理,辗转传抄,出现个别差异不足为奇。由此可见柳宗元碑题的“四皓赞”就是梁肃的《四皓赞并序》无疑。经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柳宗元集》原着亦未见此文。至于碑题是原有还是后加,无从考证。
柳宗元和梁肃是中唐时人,都是杰出文学家。梁肃(753—793)今甘肃泾川人,是大历、贞元间著名古文家,古文运动的关键人物,誉满当时文坛,影响了韩愈、柳宗元等一大批青年作家的成长。曾任右补阙,后任太子侍读、史馆修撰、翰林学士。他的著作收入《全唐文》。柳宗元(773—819)今山西解州人,是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里行,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升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10年后改内贬为柳州刺史。元和十年(815)从长安赴柳州途经商州,书写先辈梁肃《四皓赞》树碑于州庙,赞四皓“知几其神乎”,抒发自己高远的志向。可惜,柳宗元这位散文“大家”明星4年之后就陨落了。前辈文章,晚辈贞石,成了两代人共赞四皓的历史文物。
《四皓赞碑》新解,是四皓文化研究的深化。古文,今人读要加标点符号。《梁肃文集》是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点校出版是研究的新成果,自是全国最高水平。在柳宗元碑题中加一书名号,表示《四皓赞》为梁肃文章的题目,既还原柳宗元的初衷,又题文相符,就不会有歧义。这是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