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姚元忠)早就听说武夷山的美,但不身临其境,就不会有切身的感受。甲午暮春,我和老婆一年一次的旅游选择了武夷山。在从厦门到武夷山的列车上睡了一觉后,天亮就到达武夷山了,我们的眼睛一下子从繁华的闹市换成了青山碧水,心里格外的清新爽快。
接待我们的导游小毛在车上告诉我们,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交界处,1982年就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可谓“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我们望着车窗外葱茏苍翠的青山,一座山就是一个巨大的石头的奇特丹霞地貌,以及傍着公路那清幽幽的溪流,心里不由感叹:果真是驰名胜景,名不虚传啊!
我们游的第一站是武夷山的核心景点天游峰。还以为天游峰有多高呢,导游告诉我们海拔才408.8米,这么高就算“天游”,是否有些煽情?然而,当我气喘吁吁登上那几百个陡峭的石阶,环顾四周,山下九曲溪如彩带环绕,四周高高低低的山石秀美无比,云雾缭绕其间,方觉如临蓬莱仙境,仿佛巡游天宫琼阁,难怪得名“天游”呢!从天游峰远眺,我们看见大王峰如擎天巨柱,独具王者威仪,而玉女峰则亭亭玉立,宛若风姿绰约的少女娇媚动人。妻子形容那里的山像她蒸的竖起来的馒头,总是敦敦实实的好可爱,而我却以为那山大气,稳重,厚道,可能就是武夷山人的性格象征吧!
看了山,接下来就是品水了。武夷山最驰名的水当属九曲溪。有人说,不游九曲溪,枉游武夷山。是也!发源于武夷山南麓的九曲溪穿越整个武夷地区,九曲十八弯,山绕水转,水贯山行,曲曲含异趣,湾湾藏佳境。如果说丹山是武夷山的铮铮铁骨,那碧水便是武夷山的悠悠心灵了。听撑竹筏的艄公说,那一碧如染的九曲溪全长62.8公里,其中9.5公里的河流,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最著名的风景区,宛若一条曲折蜿蜒的巨龙在崇山峻岭间盘来绕去。我们七八个游客坐在一个竹筏上,宛若进入一幅巧夺天工的天然画廊。老婆一向爱水,加上坐筏子远比登山轻松,就来了兴趣,不断向撑竹筏的艄公问长问短。艄公一边撑一边讲起武夷山许多山与水的传说,间或还唱起武夷的山歌,并让我们跟着一起大声吆喝。大家心花怒放,谈笑风生。我静静地坐着,没有言语,然而我的心灵却多了份溪水流淌下的质朴,行云流水般彻底放松的澄净。
游罢九曲溪,天色已是向晚,我们有些疲惫了,但导游似乎没有累,说项目还没有完呢,最后的任务是吃茶呀!车一会儿就把我们拉到销售茶的地方。和别的景区几乎一样,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说茶品茶,导游说,不好你就别购,我们从来不强迫。当我们拿起小小的茶杯,轻轻呷了口冒着香气的武夷茶时,我禁不住叫了声:真香啊!导购员不失时机地讲解起来。原来,武夷山自古就有“岩岩有茶,无岩不茶”之称,早在南北朝时就以“晚甘侯”而著称于世,自唐朝以来一直是全国瞩目的茶叶产地,宋朝时武夷茶成了皇室贡品,十七世纪武夷茶远销欧美,走向世界……听到这,忽然想起早上在天游峰看到岩石刻着“大红袍”几个字,当时并没留意,现在才知大红袍乃茶树也。在岩缝环抱之中,有六株茶树生长在峭壁上,枝干粗壮茂盛,叶子碧翠光亮,那就是已有300年树龄的原生茶王——大红袍。现在武夷山生产的茶就是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武夷山人不仅喜欢种茶,还以饮茶为乐。据说,他们饮茶喝得很响,吸吸溜溜,滋滋有声,从声音中你知道他们多么爱茶,又是多么善品茶。我们赶快学起武夷山人的饮茶方法,大家吱吱喝得响声一片,还真是的,那武夷山的茶味就慢慢品咂出来了:清香甘醇,回味无穷。我一边品一边想,武夷茶难道不是武夷山与水的浓缩吗?喝一杯岩茶,山的滋味便在嘴里,水的甜味就在心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