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旅游新产品发展透视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胡发卿 张先莹 秦栀子)“秦绣”作为镇安县旅游纪念新品,一问世就引来了全国关注的目光。2014年1月27日,李克强总理来到镇安县美云秦绣公司慰问绣工时,看到这里加工的精美绣品,高兴地说:“中国有‘四大名绣’,你们‘秦绣’争取排第五。”从此,“秦绣”这个由镇安县委县政府扶持,县旅游局主抓的旅游纪念品便声誉全国。如今,镇安“秦绣”作为一种纯手工精制的高档工艺品,以其独具西部粗犷、豪放、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情调,不但被省政府列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带动全县4万余名妇女从事刺绣生产,年创造产值3个亿,“绣女”们户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这一旅游新产业的发展,不但带动了镇安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外来投资的涌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为促进刺绣业发展,镇安县将其作为旅游衍生行业和新兴经济的重点来培育,出台《关于发展刺绣产业的决定》,成立了秦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规划,研究制定产业发展重大政策,审议重大行动方案,加强宏观指导。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形成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县里还成立了刺绣产业领导办公室,拨入专项经费用于研发刺绣技术,充实两名专业人才设计开发新产品,各镇也成立刺绣协会,负责对本镇刺绣技术培训和产品回购。2012年9月,由镇安县民营企业家葛良慧投资1000余万元的秦绣产业龙头企业镇安美云秦绣公司正式成立,建成了集培训、装裱、展销一体的刺绣产业园,实现年创产值1.5亿元的发展规模,有力的引领了刺绣产业的发展壮大。
如今,镇安县刺绣业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绣户参与”的发展模式,以“公司+绣户”的运营方式,引导农村妇女掌握秦绣技术,壮大了从业人员队伍,完善了镇级服务点建设,年带动6万人从事生产。同时,全县每年举办刺绣技术培训50期,实现对5000人次的技能培训,为全县农村留守妇女和城镇富余劳动妇女开辟了一条就业、增收、致富之路,为产业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业带来百业兴,镇安手工旅游新产品的蓬勃发展,不但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还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服务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在镇安县著名景点塔云山的建设中,天坤集团大手笔的投资了6000多万元,投入精品景区建设,同时计划参与美丽乡村旅游建设。在外经商多年的云盖寺镇岩湾村人罗显国,在感受到家乡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旅游发展前景之后,投资1200多万元创建了秦岭星宇健康食品开发运营公司,对杨泗、木王镇的高山黑苦荞进行深加工,并规划相关新的旅游精品线路营销创意。2014年8月,山阳县商人邵锋瞄准秦绣产业的发展,投资500多万元成立了商洛秦绣文化发展公司,注册了秦绣坊品牌,收集民间秦绣产品,挖掘传统纳纱绣,并与西安一出口公司共同设计研发新的秦绣产品,销往欧美,年创产值2000多万元……
未来的镇安旅游,以旅游产业带动衍生产业的发展,以“秦绣”品牌为龙头,突出镇安板栗、象园茶、安业清真、核桃、茶籽油、蜂蜜等40余种绿色健康食品的加工和包装,“秀”出水墨镇安的风情,“秀”出镇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面貌和百姓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