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动态

龙王庙深山寻访“石龙洞”

龙王庙深山寻访“石龙洞”

2014-12-18 09:32:47

石龙洞前的古庙让空旷的山顶多了人为气息

石龙洞前的古庙让空旷的山顶多了人为气息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见习记者 董楠 费翔)在商州区板桥镇龙王庙上山村的沟垴,有一座石洞,方约五六丈,中有石龙十数头,这便是“商州十观”之一的“龙涎吐珠”——“石龙洞”。
  为了找到这在脑子里存在了十几年的想象,我们一行五人,在初冬时节来到上山村。站在山下,面对一座座山丘,只知道前行的方向,却无迹可寻。由于山间散落的村子都不大,常常都只是三五户人家,还好沿途遇到70岁的热心村民王革国,作为我们的当地向导。提起石龙洞,王革国说:“石龙洞里面有十条形态各异的石龙,就像雕刻的一样。里面很深,也很黑,就算是大白天要看得拿上手电筒才行。”老人边说,边沿着山间小路,带领我们一路前行。路上阳光明媚,空气清爽,让人心情放松,步行约30分钟,古稀老人一直走在我们前面,身行矫健,反倒是我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一路上王革国给我们讲述着关于“石龙洞”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北凹深山住着一户人家,常来此处放牛。一年,周边的牛都染上了一种怪病,而只有这家人的牛健健康康。人们顿生好奇,就问主人来龙去脉。原来是牛饮了洞中流出的清泉才幸免于难。人们竞相给牛饮此泉水,果然水到病除。人们沿着溪水寻其源,才发现此洞。见洞中清流涓涓,潭中游龙飞舞,便大吃一惊:原来这里是龙王栖身的地方。便焚纸燃香,顿首跪拜,世代供奉龙王,因此名曰:石龙洞。
  终于到了山顶,看到了一个平台,三间庙宇坐落于此。王革国老人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一座古庙,近年来渐渐翻新成形,里面供有龙王诸神,平日里香客并不多,遇到烦事、难事就来求个吉利、图个心安,临走时也不忘留个香火钱。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庙会附近的村民纷纷前来赶庙,每次都要持续两晚一白天,搭台唱戏非常热闹,日积月累香火钱渐多,便用来建起此庙。要是遇到大旱之年,附近的村民也会相聚在这里,敲锣打鼓求雨,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再往上走,一个口大尾小,喇叭状洞口映入眼帘,“青溪领上白云间,危崖幽洞石龙盘,神龙一跃曙光显,风调雨顺兆丰年”,洞门上的一首小诗引人注意,想必是哪位慕名而来的人看到“十龙”的泉涌之作。据史料记载,“十龙”其鳞、角、爪、牙宛若人工。有伏而寝者,有偃而舒者,有俯而饮者,有仰而吸者,有斗者,有舞者,有盘似蛰者。独一龙昂首欲飞,口中有液,下滴成小湫,与洞石响应,訇然似碎玉声。
  借着手电筒的光,隐约可以看见一股清泉涓涓而出,洞口可直腰前行数米,但要再继续前行就得弯腰低头,甚至需要双膝跪地匍匐前进。一汪清泉平铺洞中,能听见“滴滴答答”的水声却难寻源头,洞顶的水滴就像断了线的玉珠落入潭中。凸出水面的石头在流水的映衬下,一条条生动逼真的石龙活灵活现,游于潭中,此时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巧斧神功。越往里光线越暗,朦胧中那些大小各异的石龙便靠着想象浮现于脑海。其实,洞中到底有多少条龙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数。据王革国介绍,当地相传一心为民者来此可见无数条大大小小的龙,是龙愿为其现真身;贪官污吏是看不到那么多的。游人若准备充分,带上强光手电,平躺潭边,贴着水面照去,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游龙狂舞、涓流“叮咚”美妙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 相关阅读
  • 山村的风景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马逍遥)沿着丹江支流闵河上溯,山愈来愈低,水愈来愈细,溪壑也愈来愈狭窄。正是山塞疑无路的时候,弯回却别有了天。兀地豁然开朗,一壶形谷地展现在眼前——山上草木葳蕤,郁...

    时间:12-18
  • 白玉沟山梁上的“红军寨”

    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红军寨”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李 亮 王 涛)在商南县过风楼镇白玉沟村,有个当年红二十五军驻扎过的“红军寨”。是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经过白玉沟村时,为了...

    时间:12-18
  • 营镇等村入选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吴学勤 陈 波)日前,从国家发改委、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获悉,柞水县营盘镇营镇村等9个村获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

    时间:1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