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千载商於道 今朝新通途

2025-09-11 10:01:10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马 姜

  建设中的商洛西高铁站 (本报记者 杨 鑫 摄)

  西十高铁南秦河特大桥

  西十高铁天竺山一号隧道里紧张施工

  丹宁高速竹林关西互通式立交

  丹凤县棣花核桃基地产业路

  商南县湘太路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一个清寒的拂晓,薄雾笼罩着商於古道的山林。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的温庭筠此时正途经商山,准备赴襄阳投奔朋友。山风忽起,穿林而过卷起枯叶,仿佛也要吹透他单薄的衣衫与失意的心。羁旅之苦,天地之寒,尽数涌上心头。他停下脚步,千般愁绪,最终凝成数句低吟: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这首《商山早行》以凝练的笔触,将旅途的艰辛融于鸡声、残月、霜桥、落叶等意象中,既展现了古代游子在商洛山中跋涉的道路艰辛,更是人生漂泊中无法回避的羁旅之愁。

  古道文心:千年足迹印沧桑

  秦岭,这道“带雪复衔春,横天占半秦”的巍峨屏障,横亘于华夏大地,成为南北的天然界碑。位于其东段南麓的商洛,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关中与荆楚的要地。先民们更是在绝壁险峰间开辟出连接秦楚之要道——商於古道。

  自春秋战国以来,商於古道便是秦楚交通之咽喉。这条以险峻著称的古道,不仅承载着商旅车马的往来,更浸润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与笔墨。当诗人看群山叠嶂、听马蹄声碎,他们心中郁结着宦海浮沉的感慨便油然而生。于是,商於古道成了诗意的催化剂,将旅途的艰辛化为文字的珠玑——

  李商隐在《商於新开路》中写道:“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这份“共闻”的崎岖穿透历史,在唐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杜牧由浔阳赴京途中感叹为:“虬蟠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公元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行至蓝关时,一场漫天大雪将他彻底困住。他发出了千古一叹:“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明代诗人高鸣鹤在《秦岭云横》一诗中以更为宏阔的笔触描绘道:“迢峣峻岭锁西京,百里山深云易生。冥杳千峰天际合,苍茫万壑望中平。”

  千百年来,不仅诗人穿越商於古道,慨叹“道阻且长”,在上世纪,对于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商洛人而言,大山的围困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一种真切的生命体验。

  当代文坛大咖贾平凹在《从棣花到西安》一文中,记下父亲那辈人步行7天去西安的艰难身影,一路尽是磨破的草鞋。到了他自己这代,虽有了班车,但旅途却是一场磨难的集合:为一张票,需在车站排队彻夜;车窗永远破着,冬日寒风如刀,将眉毛和帽檐染成白色;无尽的弯道反复摇晃将全车人抛入头昏脑胀的深渊。而最大的恐惧,是盘山路上的生死未卜,因为车辆坠崖的悲剧并非只是传闻。著名作家陈彦在《故乡的烙印》中回忆那时骑自行车到镇安县城的苦涩与趣味:为翻越一道梁,人要走小路像牲口一样将车“驮”上山顶,雨雪天,脚上还要绑上“铁稳子”或草绳,手脚并用地向上爬行,字里行间充满苦涩。

  天堑变通途:现代交通改写时空

  如果说曾经的商於古道是诗人笔下的羁旅愁途,那么今天的商洛交通网,便是现代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壮丽史诗。

  2000年,当一列火车拉响汽笛,如一条钢铁巨龙般洞穿秦岭腹地时,那雄浑的鸣响,仿佛是穿越千年时空,对韩愈当年绝望叹息的一次有力回应。西康铁路的通车结束了商洛不通火车的历史,为商洛的发展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随后,商洛火车站开通运营;西康、西合铁路复线相继通车;西商城际列车开通运营……商洛一举从交通末梢跃升为国家铁路网“八纵八横”中“包柳铁路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商洛,坐拥陕鄂豫三省交界的黄金区位。这里山峦叠嶂、通衢纵横,G40沪陕、G65包茂、G70福银3条国家高速公路,如巨龙盘绕、经纬交织,在此构筑起一幅流动而坚实的交通骨架。而新贯通的丹宁高速,恰似一条灵巧的引线,将它们优美地串联在一起,不仅彻底激活了秦岭南麓的县域脉络,更将曾经崎岖辗转的行程,化作从容跨越的坦途。

  自2012年商洛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以来,这张精心编织的路网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是流动的经济血脉,将商洛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1小时直达西安都市圈,3小时辐射中原城市群,东联长三角、西接甘陇、南达川渝、北通京津冀,商洛凭借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全国公路网的战略“十字路口”,书写着“一带一路”内陆联动的时代新篇章。

  山河依旧,却因路而近;天地未改,却因桥隧而通。如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时空已然重写,让商洛走向世界。2024年,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在商洛举行,让秦岭山中迎来了五大洲的运动健儿与游客,让世界在商洛看见美丽中国。

  而在一个普通的农民眼中,快速高效的交通网络拉近时空距离更是可感的。夏日的清晨6时,商州区板桥镇的草莓种植户刘武,驾驶着满载草莓的小货车驶上高速,上午9时,他已在西安的农副产品市场完成交货,不到午饭时间便已经回到家中。“过去,像这样单趟都要耗上一整天,现在却成了一个晌午就能往返的寻常事,现在商洛发达的交通网络,真正拉近了我们和外面世界的时空距离。”刘武感慨。

  因路而兴:山乡巨变换新颜

  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让车跑得更快,更是让致富的机会跑进了山里。

  铁路的轰鸣,为来往游客提供了便利,也唤醒了沉睡的资源。商洛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核桃、板栗更是闻名全国。“过去,这些宝藏‘养在深闺人未识’,最大的瓶颈就是运不出去。现在,一条条铁路的开通,为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外运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商洛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话语间充满自豪。

  “商西欧”专列满载着“秦岭风味”与“商洛制造”驶向中亚、欧洲。那一节节车厢,成为连通“一带一路”的“国际快线”。这座秦岭深处的山城,正通过铁路,将自己的经济血脉接入全国、融入世界。

  现代交通不仅把核桃、木耳送出了山,还把外地游客送进了山。在金丝峡景区,来自西安的游客张浩楠脚穿登山鞋,迫不及待地走向峡谷深处;在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城市里的上班族在林间深呼吸一口,感叹着“这才是空气该有的味道”;在棣花古镇的清风老街,游客坐在青瓦老屋下,尝着丹凤牛筋面……

  曾经,通往商州区潘河村仓满组的道路是一条坑洼不平的山道,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如今,平整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过去骑摩托都上不来的路,现在小汽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儿子从城里回来方便多了!”村民马忠智笑着说。

  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在镇安县云盖寺镇西华村,产业大棚星罗棋布,水泥路通到了群众的院子,串联起了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基地,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更可贵的是,在全面落实公路“路长制”和定期养护机制的基础上,商洛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这些农村道路不仅通行顺畅,还维护得当、景色优美。不少游人坦言行驶在被评为“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的棣月公路上,仿佛一路穿行在画中。

  迈向未来:高铁时代展新翼

  如果说铁路打通了秦岭的筋骨,高速织密了交通的脉络,那么即将建成通车的高铁,则是为商洛插上了一双“时代之翼”。

  7月26日,随着天竺山一号隧道的贯通,西十高铁陕西段全线隧道全部贯通,标志着工程取得了决定性进展。7月28日,西康高铁桥梁架设任务全部完成,为后续无砟轨道施工奠定坚实基础……一幅全新的时空图景正在商洛徐徐展开:半小时抵达西安,两小时吃上武汉的热干面;全面融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和重庆、武汉两小时经济圈,时空的距离被前所未有地压缩。商洛将不再是地理版图的“末梢”,而是昂首挺立的陕西东南门户枢纽,成为中西部高铁网的重要锚点。

  这双高铁翅膀,更将扇动起发展的风暴,人流、物流、信息流将沿着铁轨高速汇聚,投资者、创业者、企业家也能更快抵达山城,将项目落地在茶园、林场、古镇之中。高铁,正载着商洛飞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从木桥寒霜上的足迹,到窗外飞驰的风景,温庭筠的诗歌与商洛的道路山水都在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古老的诗词,并未在时代的喧嚣中褪色。相反,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丈量今日成就的情感与历史坐标。

  将“天堑”化为“通途”,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一代代人勘测、开凿、架桥、铺轨写就的壮丽史诗。窗外的鸣笛声正是这首史诗最动人的回响,它连接起商洛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写就了一首大山深处不断回响的时代新诗:

  古道崎岖挂霜寒,汽笛破晓换新天。八方宾客纷来至,秦岭敞怀合北南。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开展军人权益 保护主题法治宣传月活动

    八月份以来,我市各相关单位围绕“八一”建军节等时间节点,认真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

    时间:09-11
  • 商洛市公安交管部门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全面落实“放管服”便民利民措施,将机动车抵解押业务下放至各县级车管所,便利群众和企业用户就近办理。网办中心、12123语音平台平稳运行,邮政、顺丰两家企业寄送业务覆盖全市所有车管业务窗口,较好地保障了机动车网上申请、网上核查、牌证寄送等便民利企措施落细落实。...

    时间:09-11
  • 商洛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经营主体 数据分析大赛中荣获佳绩

    9月9日,省市场监管局在西安举办全省经营主体数据分析大赛。市市场监管局以《商洛市天麻发展浅析》为题代表我市参加大赛,荣获二等奖,演讲人王婧获得最佳个人风采奖。...

    时间:09-11
  • 商洛市着力提升餐饮服务质量

    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印发《商洛市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全面启动相关工作。各县区择优遴选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餐饮单位作为首批示范点,采取“改造—完善—总结—提升”的路径,探索有效治理模式。全市计划创建18个示范街区和387家示范店,其中商州区已打造4条示范街、100家示范门店和两个早夜市示范点。...

    时间:09-11
  • 商洛市专项整治推动养老服务优化升级

    今年以来,商洛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将养老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紧盯“住不起、看不好、护不细”等急难愁盼问题,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围绕资金管理、设施安全、人员资质、服务质量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推动党委政府主体责任与部门监管责任落实落地。...

    时间:09-11
  • 商洛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解争议

    9月9日上午,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行政诉讼案件,柞水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李强和市司法局局长谢飞依法出庭应诉,市政府32个工作部门负责人旁听庭审。...

    时间:09-11
  • 商洛市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9月10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宁岗主持召开市政协第十四次党组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市政协副主席赵绪春、杨建军、徐秀全、李继武、殷延青、李建洲和秘书长李久敏出席会议。...

    时间:09-11
  • 商洛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启用柞水下梁公路治超技术监控(不停车检测系统)的公告

      为进一步强化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提升科技治超智能化水平,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安全和道路通行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21年第12号修订)《陕西省治理货运...

    时间:09-11
  • 赵璟调研西渝高铁西康段和西武高铁陕西段商洛境内建设情况

    9月9日至10日,市委书记赵璟深入柞水县、镇安县、山阳县,调研西渝高铁西康段、西武高铁陕西段商洛境内建设情况。她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交通先行理念,着眼全市发展大局,全力推进高铁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商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国瑜参加调研。...

    时间:09-11
  •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前7个月游客数量和旅游花费均同比增32%

      中新网大兴安岭9月10日电 (记者 姜辉)金秋时节的大兴安岭树叶泛金,即将迎来绝美的五花山色美景,深处林海腹地的“中国最冷小镇”大兴安岭呼中区再次迎来旅游客流高峰。记者日前从呼中区获悉,今年1月至7月,“中国最冷...

    时间:09-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