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中国秦岭文化展厅。

◁了解文物资料。
本报讯 (记者 方 方)11月8日,党报小记者团走进秦岭博物馆,见证历史朝代的更迭变迁,聆听商洛的悠远故事,感受家乡深厚的人文底蕴。
秦岭博物馆坐落于商洛市区西大门,于2024年8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营,2025年春节前全面对外开放。馆内文物藏品包含石器、陶器、骨器、玉器、铜器、瓷器等,以及地质、生物等自然类标本和当代历史见证物。自开放运营以来,已接待包括沙排U19世锦赛、全运会女排资格赛等团体参观2700多场次,2025年累计接待观众超过75万人次。目前,每周二至周日,博物馆常态化开放。如今,这里已成为集历史文化展示、生态教育和市民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新地标。
当天9时许,小记者们跟随讲解员张家欣步入“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中国秦岭文化展”展厅。该展览分为“山水秦岭、中央山脉”“厚重秦岭、中华祖脉”“守护秦岭、永续根脉”3个单元,系统呈现了秦岭的地质演化、自然风貌、矿产资源以及5000年文明史与生态保护历程等内容。面对大屏幕中巍峨壮丽的秦岭山脉影像,小记者们不由发出阵阵惊叹,感受着大自然的磅礴与神奇。
随后,大家走进“秦风楚韵 古道春秋——商洛历史文化展”展厅。张家欣介绍:“从远古的石器文明,到夏商周的璀璨光芒;从战国秦汉的宏伟气象,到唐宋明清的文化繁荣,这里的每一段历史、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记忆,讲述着商洛独有的故事与传奇。”在“红陶人头壶”展区,其独特造型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目光,大家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
最后,小记者们来到“红色热土 浴火新生——商洛革命记忆展”展厅。这里展现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商洛的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当讲解员讲述土地革命时期5支红军转战商山洛水,创建了红军长征中坚守时间最长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以及抗战时期商洛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踊跃支援前线的历史时,小记者们在革命先烈的雕塑前驻足凝望。“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活动结束后,几名小
记者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