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张宏
在秦岭腹地的商洛市,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河面岸边,野鸭追逐,白鹭蹁跹,时而俯身觅食,时而展翅轻掠水面。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叽叽啾啾,成了飞鸟呼朋引伴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这里被誉为我国的中央公园、中央水塔、中央绿岛、中央空调。然而,藏在秦岭皱褶里的这座城市,曾经因自然条件掣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如何在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之间寻找平衡点?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为笔,以绿为基,以绿为韵,绘就生态与发展共生新画卷。
城市向美 触摸自然脉动
傍晚,商洛市区群众运动公园热闹非凡。
市民王先生退休后养成了健身、散步的习惯,不管天晴下雨,晚饭后都要到公园里锻炼2个小时。“公园环境幽美,河边空气清新,出来转一圈心情也舒畅。”王先生坦言。
近年来,我市坚守“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宗旨,秉承“四个四”的先进理念,将“守护壮丽秦岭,勇担生态守护重任”视为己任,致力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一体化保护,紧密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多维度、系统性地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一系列举措落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温馨与和谐的氛围。
“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千古绝句,把商洛描写得栩栩如生。
无论是花海公园、运动公园、两河口公园,还是布局在城市角落的口袋公园,都能给市民带来意外的惊喜。据介绍,我市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公园绿化服务半径覆盖率分别达到43%、45%和87%,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35平方米。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在公园河边散步,清风拂面,桂花馨香,触摸自然脉动,乐享惬意生活。
在赵先生的印象中,30年前从西安到商洛感觉很荒凉,一条街道两排民房,河边全是庄稼地。如今退休故地重游,令他感慨万千:“天是蓝的,山是青的,水是碧的,城市公园也是精致之美啊!”
据了解,市区口袋公园选址灵活,见缝插绿,规划建设有游步道、坐凳、喷泉、游乐场、雕塑雕刻、人文标志、艺术装置、休闲运动器材等元素,加上花坛、花园、绿植、亭阁,成为市民休闲活动、社交联谊、亲近自然生态的好去处。
不仅如此,城市公园广场还增添了许多贴心的设施。休闲座椅成为市民休憩的好去处,冷热饮水机在不同季节满足人们的饮水需求,便民储物柜让大家的物品有了存放之处……通过持续推进“城市公园+”行动,群众日常健身、休闲、娱乐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我市还积极响应创新经济发展动能的发展大势,坚持以承办沙排U19世锦赛、WRE世界定向排位赛、全国青少年U19男子排球锦标赛等国内外品牌体育赛事为牵引,创新发展体育旅游、文化旅游、沉浸式体验等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文体旅产业、产品、产销全方位融合、全链条升级。
产业向新 挖掘绿色价值
临近国庆中秋,商洛的生态产品迎来了高光时刻。
走进高新区,大秦岭牛伯伯品牌的“核桃月饼”订单不断,工人正在装盒贴标,一派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
“我们以核桃为原料,经过十年时间研发,生产出核桃酱、核桃油、核桃粽子、核桃密码(饮料)、核桃月饼等系列产品。目前,核桃月饼颇受市场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大秦岭牛伯伯品牌创始人牛波说。
生态颜值是商洛发展的鲜明底色,而如何让生态资源变资产、生态产品变商品,需要一场从“自然馈赠”到“价值发现”的智慧探索。
产业向新,挖掘绿色价值。我市充分利用自身气候多样、生态优良、资源富集、具备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的先天优势,聚焦建设特色农业强市目标,放大“小木耳、大产业”示范效应,统筹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食用菌、葡萄酒等,积极引育红仁核桃、三文鱼等特色品种,形成“菌果药畜茶酒渔”特色产业体系,97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商南茶叶、镇安大板栗等4个农产品入选第二批全国“气候好产品”,食用菌、冷水鱼等7个特色产业规模位居全省之首,商洛果蔬进入沪粤港澳市民餐桌,11个品类的秦岭特产入驻澳门联丰超市,看似不起眼的“山地货”已成为餐桌上的“香饽饽”。
“这蜂蜜水止渴、解酒、润肺,没有想到咱商洛还生产出这么好的健康饮品。”中秋团圆席间,久居上海的李先生对柠檬蜂蜜水赞不绝口。
据了解,商洛国蜂蜜水产业园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可生产鲜存双储蜂蜜水5亿瓶、桶装水1200万桶、瓶装水1.5亿瓶,预计年产值15亿元、税收1.4亿元,亩均产值1300万元、亩均税收122万元。通过“一品带三业”的模式,带动蜜蜂养殖业、果茶种植业与水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每年可消纳蜂蜜1.2万吨、柠檬及茶叶等2000吨,惠及2000多户职业蜂农与柠檬种植户,户均年收入近10万元,可提供直接就业岗位300多个。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市金融机构已开发核桃贷、木耳贷、茶农贷、“两山贷”等10个“生态价值贷”系列产品。同时,创新推出VEP项目贷——以生态产品商标权为载体,以VEP核算结果为增信依据,商州区信用联社、山阳县农商行已分别为商州区东坡院子VEP项目、山阳丰阳雨露VEP项目提供520万元、220万元贷款,利率平均下降20%。
生态向好 邂逅诗与远方
“离开喧嚣的城市,来这烟雾萦绕的山水间,给心灵一个宁静的休憩。”国庆假期,从事餐饮业的李宏先生在张峪沟拍发了段视频,配以简短的文字抒发心旷神怡的感受。
春天踏青赏花,夏季避暑纳凉,金秋采摘野果,寒冬滑雪拍照,每遇周末,乡村的风景总是被游客记录在手机里,瞬间晒到朋友圈。
“我有一个习惯,只要有时间就要到山里吸氧,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今年53岁的宋先生说,“四五年坚持爬山,穿坏了近20双运动鞋,只要走进林中,心情就舒畅。”
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秦岭生态、文化资源,通过IP形象打造、差异化线路规划、品牌活动推广等举措,探索秦岭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成功举办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花开商洛、避暑商洛、多彩商洛、年味商洛”四季主题营销等活动,发布首个秦岭山脉旅游IP——“此生必游大秦岭”,9条线路入选全国生态旅游及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秦岭的深厚底蕴和丰富资源转化为游客可体验的旅游产品、能传播的文化符号。
生态是一张名片,浓缩了青山绿水的密码。
柞水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山巍峨、苍翠欲滴。走进羚牛谷,层层叠叠的绿意扑面而来,飞湍的瀑布掩映在葱茏之中,别有一番景致。熙熙攘攘的游客,在青山绿水间亲近自然,呼吸着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尽情享受大自然馈赠的惬意与凉爽。
商州区蟒岭绿道,凭借亲子骑行、摸鱼大赛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秦岭江山景区依托自然风光与非遗展示、汉服巡游等活动,成为年轻人的打卡胜地;三岔河镇的农事采摘、北宽坪镇的民俗文化展示,让游客在青山绿水间体验田园生活。旅游旺季,乡村民宿更是一房难求。
生态向好,山高水长,林密草丰,在大自然中邂逅诗与远方。
商南金丝峡、镇安塔云山、洛南老君山、丹凤棣花景区,每到一处游客如织。2025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在山阳县开幕时,犹如人间仙境的天竺山,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打卡观光。
据了解,我市抢抓国庆、中秋“双节”叠加机遇,节前成功举办了2025南阳文旅推介会、“把商洛唱给你听”(西安站、武汉站)文旅推介会、“山河共赏·畅游关中”2025关中平原城市群文旅营销活动暨多彩商洛红叶季启动仪式等对外推广活动。全市文旅单位通过抖音、视频号累计发布文旅活动等宣传视频130多条,累计浏览量超过500万人次,营造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