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商洛市五届政协第二十次常委会“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协商议政综述

2025-09-26 07:46:36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陈俊清 寇 静

  秦岭深处,一场关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革命正悄然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安吉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在商洛这片生态沃土上激荡出创新实践的磅礴力量。

  沿着“两山”理念的科学指引,2024年,承载着“中华祖脉”守护者的政治担当的商洛,以西北唯一、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市的政治站位,开启了对生态优势向发展动能转化的历史性探索。

  2025年金秋,市政协五届二十次常委会以“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促进商洛高质量发展”为议题,通过跨省调研、专家论证、民主协商形成的126条对策建议,为破解生态价值转化的“度量难、变现难、交易难、抵押难”四大现实困境,注入了政协智慧和动能。

  度量体系:从账面价值到明码标价的跃升

  破解“绿水青山”度量难题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关键。商洛虽然率先搭建GEP核算平台,核算出全市GEP总值超过1500亿元,但核算结果未深入而广泛地运用到经济发展之中。

  “生态颜值是商洛发展的鲜明底色,如何让生态资源变资产、生态产品变商品,让绿水青山‘有价有市’,需要一场从‘自然馈赠’到‘价值发现’的智慧探索。”市政协副主席徐秀全的话语引发全场共鸣。

  市政协经济委提出,应健全完善衡量生态系统生产价值的指标体系,建立水源涵养、森林碳汇等生态产品动态定价模型,为同类地区、同类生态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算科目提供参考标尺。

  “每个地方进行自然资本核算都不能只是知道自己的自然资本家底。更重要的是知道家底后,到底要干什么?怎么干?”民进商洛市委会建议将自然生态纳入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规划、项目、政策层面基于“费用—效益”分析的评估考核,推动核算成果进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

  “清晰的产权归属和准确的价值评估,能让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具保障,也为生态产品进入市场交易提供可能。”市政协委员王金萍建议,制定自然资源确权的品种类型、技术标准、制度规范,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解决生态产品“归谁有”“归谁管”和“归谁用”的问题,构建秦岭生态价值“动态地图”,让每片山林、每方碧水都能精准标价。

  镇安县政协则建议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为破解度量难题提供智力支持;设立“秦岭生态银行”,让17个试点项目的68亿元VEP从统计指标变为可质押资产。

  “合理的市场与补偿机制,能让保护生态环境的地区得到应有的回报,激励更多主体参与到生态保护与价值转化中来。”刘静委员建议积极向上申请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依据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和方式,加快GEP与已有生态价值实现途径的衔接。

  产业延伸:从初级加工到全链增值的突围

  走进柞水木耳智慧大棚,自动化喷淋系统与区块链溯源平台相映成趣,但调研组发现: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虽达97个,精深加工率却不足30%,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柞水木耳卖出金价,但咱商洛更多的山珍还困在深闺。”市政协委员马彦民建议从产业链条上破局,把“种植—加工—文创—销售”串成线,打破初级产品依赖,开发系列精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朱兰委员表示,不能守着好资源赚“辛苦钱”,与其让民宿“躺平”空置,不如请专业平台来盘活,可引入携程集团等行业龙头,打造“云栖秦岭”智慧管理平台,统一调配客源、规范服务标准,让闲置民宿变成“赚钱机器”。

  陈志宏委员接过话茬,建议借鉴青岛崂山区茶文旅融合的成功经验,让茶园也能变公园、茶厂变展厅,游客来了既能品茶又能体验制茶,让每颗果实都迸发出“生态溢价”。

  “镇安月河电站要是能搞‘绿电认证+柔性输电’,一年就能多赚1.2亿元!”徐祥勇委员认为,商洛的绿电不能只“发得出”,更要“卖得好、附加值高”,要让每度电都打上“商洛印记”,成为生态经济的新增长点。

  农工党商洛市委会建议,构建“树上采、林中养、地下种”立体格局,联合科研院所攻关品种与栽培技术,探索“林药+林菌+林禽”复合种养模式,让林下“方寸地”变身增收“聚宝盆”。

  市政协人环资委建议,大力发展林地露营、林下采摘、森林研学、森林文创等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千家乡宿、百村万帐、乡村咖啡馆、音乐节等沉浸式乡村文旅矩阵,让森林成为承载“诗和远方”的优质场景,不断在好风景里孕育好经济。

  市场活水:从碎片交易到系统集成的跨越

  商洛市林业碳汇项目虽已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开户,但大量碳汇资源仍处于“储备池”状态,尚未转化为实际交易量。

  “碳票交易仅完成4单,沉睡资源亟待唤醒。”九三学社商洛支社率先亮出“破局清单”:建立秦岭生态产权交易中心,把林业碳汇、水权等5类生态权益产品“打包标准化”,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一样明码交易。

  民盟商洛市总支建议,创新“生态贷”“GEP贷”“碳汇贷”等金融产品,扩大生态产品抵押物范围,设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发展生态资产证券化、开发特色生态保险,建立“生态权益处置机制”,设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

  “还得主动对接大平台,提高商洛生态产品交易规模、活跃度、含金量。”市政协常委陈发春举例道,“比如跟上海环交所合作设立西北分中心,争取3年内让碳汇交易量突破50万吨,让商洛的‘生态空气’变成真金白银。”

  市商务局科室负责人则把目光投向“市场桥梁”搭建。“咱有好山好水好产品,缺的是直通大市场的路,可以借力盒马、携程等平台,搞‘直采基地+定制服务’模式,让商洛的生态优势‘一键触达’消费者。”

  丹凤县政协提出“电能置换”新思路,呼吁完善抽水蓄能电站电力外送通道,用绿电帮企业抵扣碳排放,解决电力外送问题,降低企业的成本,实现双赢。

  洛南县政协建议,发展生态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农户+交易平台”模式,设立生态产业基金,重点投资生态农业、绿色工业、文旅康养项目,带动社会投资参与生态产品开发,让生态资源真正“活”起来。

  金融赋能:从政策创新到机制突破的蝶变

  商洛首创“木耳贷”“气候贷”等16款绿色金融产品,但调研组发现:绿色贷款仅占全市贷款的17.5%,VEP核算结果与授信额度挂钩率不足10%,满山翠色兑换真金白银仍需加力。

  “咱商洛守着‘绿色银行’,却常为‘信贷钥匙’犯愁。”王卫平委员呼吁:需将生态信用嵌入金融血脉,建议建立“生态白名单”企业增信机制,下浮VEP超亿元项目实行LPR基准利率,探索碳汇预期收益权资产证券化,尝试发行全国首支“秦岭生态信托”,让生态资源的未来收益提前变现。

  市政协委员韩东文给出了更具体的落地建议:把VEP核算结果正式纳入银行授信体系,比如种木耳的合作社,若其生态价值核算达标,可凭“生态成绩单”拿到更低利率的贷款;还可以试点“碳汇收益权质押”,企业把碳汇预期收益作为抵押,银行就能放心放贷,“这样才能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护绿能得金”。

  来自金融机构的代表也现场给出承诺。工商银行商洛分行相关负责人姬剑锋表示:“我们会主动对接生态企业,简化贷款流程,根据产品生态价值和预期收益,优化审批标准,让金融活水更快流到生态产业的‘根’上。”

  除了“给钱”,商州区政协关注“怎么管”,建议整合银行、证券、保险等资源,设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建立生态权益处置机制,由生态资产运营公司收购抵押的碳汇、林权等权益,既不让银行受损失,也避免生态资源闲置浪费。

  调研组认为,建立相关职能部门政策、机制、保障协同机制,关键在于攥指成拳、协同发力,彻底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从而聚沙成塔,有效破解综合性难题,实现整体性稳定性突破。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是选择题,而是商洛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市政协主席王宁岗在总结中强调。正如委员们所言,当每寸土地都承载生态价值、每缕清风都蕴含发展机遇,商洛必将走出一条“绿富同兴”的新路,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商洛方案”。这片青山绿水间涌动的创新探索,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的商洛答卷。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组团参加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

    9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市民政局牵头组织我市11家养老相关企业、机构组团参展,集中推介我市康养产业资源与发展成果,并成功签约一批合作项目。...

    时间:09-26
  • 商洛以实践之力奏响文明强音

    仲秋时节的商洛,碧空如洗,山川秀美。行走在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秩序井然、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徜徉在秦岭山水乡村,村规民约口口相传,乡里乡亲和睦相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五彩斑斓,在秦岭腹地的商洛竞相绽放。...

    时间:09-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