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商洛古诗路 中秋月正圆

2025-09-25 09:22:59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马泽平

  今年中秋节遇上国庆节,商洛将在假期上演多场中国非遗花鼓戏惠民演出,为观众献上一份文化厚礼。图为花鼓戏《情怀》剧照。

  9月22日,丹凤县铁峪铺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诗词诵读活动,让学生在经典诗词中感受传统佳节的文化魅力。

  中秋佳节,家人团聚少不了猜拳喝酒。图为姜孝林(左四)和亲朋好友进行商洛非遗陕南猜拳行酒令展演活动。

  9月19日, 柞水终南山寨里,陕西非遗柞水糍粑店主樊有兰正在打糍粑。

  中秋临近,在柞水县迎宾社区,镇安吴家月饼柞水分店工作人员正忙着赶制传统手工月饼。

  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月满三秦 欢聚终南”将于9月28日在柞水终南山寨举行。图为8月23日傍晚终南山寨全景。

  仲秋时节,秦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牛背梁山脚下的柞水县终南山寨里,64岁的蔡定顺一边捶打着糍粑,一边哼唱着柞水渔鼓:“八月十五月儿圆,终南山寨焕新颜。木槌落臼青石上,糍粑香漫白云间。板栗核桃咧嘴笑,桂花染秋商洛山。模具翻转打月饼,中外游客忙点赞……”

  不远处,工作人员忙着搭建舞台,现代灯光与传统石板民居交相辉映。一场“月圆三秦 欢聚终南”全国中秋主题文化活动即将在这片土地上演。

  与此同时,几百公里外的商南县第五小学教室里,稚嫩的童声齐声吟诵着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之际,这千年词韵穿越时空,与远方山寨里的渔鼓声遥相呼应,共同吟唱着中国人对中秋节的那份深厚而绵长的情愫。

  一轮明月照古今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拜月节、仲秋节、团圆节等,起源于西周祭月仪式,定型于唐朝,盛行于宋代。中秋节蕴含着阖家团圆、国泰民安、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美好寓意,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当我们走进唐诗宋词的长廊,依然能听到那些穿越时空的中秋吟咏——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从千年前的长安飘来,落在今人的心湖上漾开圈圈涟漪。那是中秋最寂寥的叩问——当万千人家共仰玉盘,绵绵秋思究竟栖于何处?

  忽闻长安城外金戈铁马声碎,李白的边塞秋歌《子夜吴歌·秋歌》破空而至:“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那是带着霜刃寒光的中秋,是守边将士家书里浸透的月色,在万户砧声里谱成最苍凉的边塞交响。

  而杜甫的《月夜》却温柔得令人心碎:“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轮月承载着最深沉的亲情,成为颠沛流离中永不湮灭的温柔烛火。

  商洛这片土地,尤其与中秋诗意有着不解之缘。古时商於古道连通秦楚,商山四皓隐居于此,引得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咏怀。

  公元716年深秋,张九龄因封章直言触怒宰相姚崇,被外放洪州都督,赴任途中经商於古道,见商山四皓隐居遗迹,感叹自身宦海浮沉,遂作《商洛山行怀古》:

  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

  陈迹向千古,荒途始一过。

  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

  故事昔尝览,遗风今岂讹。

  泌泉空活活,樵臾独皤皤。

  是处清晖满,从中幽兴多。

  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

  避世辞轩冕,逢时解薜萝。

  盛明今在运,吾道竟如何。

  一代名相张九龄见商山清泉奔涌却再无隐者掬饮,白发樵夫执杖蹒跚独行,不由慨然长叹:“吾道苍茫,竟不知该抱云深遁,还是携剑长安?”

  多年后,张九龄再遭贬谪,沿商於古道行至荆州。中秋之夜,他遥想远方亲人,写下流传千古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商隐行至商洛,见秋景萧瑟,作《陆发荆南始至商洛》,以“四海秋风阔,千岩暮景迟。向来忧际会,犹有五湖期”之句,一洗秋之寂寥,捧出一颗超然物外的隐逸之心。

  千载诗意浸润下的商洛中秋,在当代同样焕发着别样的光彩。商洛籍作家贾平凹在《月迹》中写道:

  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贾平凹以孩童视角勾画出一幅澄澈明亮的中秋月夜图,更借《月迹》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领悟:“月亮是每个人的”!

  商洛诗人南书堂则在《中秋之饮》中,以月为盏、以光为酒,将浩渺天象化作一场与灵魂的对酌:

  今夜中秋,月安详如初

  安详地抚摸着辽阔的微寒

  我独坐庭院,斟小酒,感慨万端

  月至圆

  这圆是为我而备的满盛的杯盏

  ……

  在当代文人的笔下,那轮千年明月被赋予现代的诠释,如一盏不灭的心灯,继续照亮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月饼飘香话团圆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聚族而居,重视家庭和亲情,将家人团圆视为重要的人生理想。正因如此,以“团圆”为核心意蕴的中秋节,历来备受珍视。早在唐代,诗人殷文圭就在《八月十五夜》中写道:“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这句诗,道尽了古人对团圆最温暖的想象。

  中国人对团圆的期盼,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上体现得最为深刻。月饼作为中秋节标志性食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最初是祭拜月神的贡品,随着拜月习俗逐渐淡化,其作为“团圆饼”的象征意义日益凸显,小小月饼就成了家庭团聚、生活美满的文化象征。

  “八月十五月儿明,爷爷为我打月饼。”在“核桃之都”商洛,这首童谣唱了一代又一代,而核桃月饼的故事也在商洛山水间不断翻新。

  中秋临近,镇安吴家月饼店前,第三代传承人吴卫军手上动作不停,面皮在他指间舒展、收拢,再填进满满当当的核桃、花生、芝麻。“从前可不是这样。”他一边印上朱红的食印一边介绍,“我爷爷那辈,月饼是稀罕物。穷人家拿粮食换几个,切成小块,一人一角——哪怕有人在外赶不回来,他那份也得留着。”这是一种无声的家训:团圆时无论人在或不在,心都要圆。

  如今,吴卫军的月饼不再需要切块分配,柜台前的顾客一次购买少则几盒,多则几十盒。“今年光网上订单就接了2000多盒,最近几年每年都有20多箱月饼搭上飞机,运往巴基斯坦。”吴卫军说,“那里的华人说,尝到这个,才叫过了中秋节。”

  在商洛,传统月饼制作是一门讲究的技艺。面粉、猪油、清水,看似朴素,却需油皮水皮分揉合叠,松弛舒展,方能薄如蝉翼、酥中带柔。馅料必选当年新收的核桃,颗粒饱满,再按比例配以花生、芝麻、瓜子仁和白糖,香甜不腻。包馅收口讲究不破不露,炭火烘烤则全靠老师傅的眼力和经验把握火候。层层工序把关下,刚出炉带热的月饼,入口瞬间,脆、沙、香、甜层层荡开,那是山野的馈赠,也是手艺的温度。

  近日,在商州区陈丹峰的月饼店,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常年定居西安的王进德特意带父母回来,就为买上几包手工月饼。“小时候我们打着火把上山赏月,分一块月饼,芝麻掉进手心都要舔干净。”他笑着说,“现在的月饼随便吃,但有些味道,只有回商洛买的才能尝出来。”

  月是故乡明,饼是老味香。可老味也在悄然而变:在镇安县高峰镇正河村,90后沈世鹏继承家业,推出木糖醇月饼,让忌糖的老人终于重新尝到“那时的味道”;陕西合曼公司更将镇安板栗融进了馅中,让传统月饼在流水线上获得重生,也为乡亲提供了就业岗位。

  从昔日只有富人享用的奢侈食品,到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日常美味;从木炭烘烤到电烤箱制作;从街头叫卖到网络直播销售——方寸月饼里,包裹的不仅是果仁馅料,更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密码。这密码被揉进面皮、包入馅料、烤成金黄,从一代人的记忆,变为另一代人的团圆。

  非遗潮韵醉中秋

  明月千年,酒亦千年,它们共同谱写了无数人间佳话,沉淀为一种悠远的风俗。

  中秋与酒的缘分,可追溯至汉代祭祀所用之“酎”酒。到了唐代,此风更盛,文人雅士对月举杯、即兴吟咏,渐成传统。于是我们看见,苏轼把酒问天,写“明月几时有”,叹人世离合;李清照烛下独酌,道“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时代变迁,佳节饮酒,亦不止于文人的书斋,早已融入每一个中国家庭的日常。在今天的商洛,喝上家酿苞谷酒、甘蔗酒、桂花米酒,和家人一起猜拳行令,已成为中秋团圆不可或缺的节味所在。

  月光如水,洒在秦岭山脉蜿蜒的轮廓上。终南山寨广场上,数百人围坐成圈,中间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双臂挥舞,唱腔铿锵:“双呀么双飘带呀,五经魁呀,六位高升……”众人随之应和,击节而歌,声震夜空。

  这是2024年中秋前夕,全国秋季“村晚”在柞水朱家湾村的示范展演现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姜孝林带领众人体验柞水非遗——陕南猜拳行酒令,素不相识的人们在这场穿越时空的狂欢中找到了文化的共鸣。

  “在商洛,中秋宴席离不开猜拳行酒令,而我整理挖掘的陕南猜拳酒令尤其特别,它融入了唱腔,不仅是助兴游戏,更是表演,是亲情的纽带。”为抢救这门濒临失传的技艺,姜孝林自2018年起走遍柞水城乡,拜访67位老艺人,整理出陕南猜拳行酒令。如今,逢年过节,陕南猜拳行酒令在柞水已成新时尚。

  同样代代相传的,还有打糍粑。中秋打糍粑,寓意团圆与丰收。在商洛,洋芋糍粑是融入骨子里的舌尖美味。

  “嗵!嗵!嗵!”9月24日,柞水县曹坪镇九间房村,白永锋老人捶打洋芋糍粑的声响唤醒了山乡的清晨。“万青九间房,洋芋当主粮;生活要改善,洋芋来砸烂。”这首顺口溜道出了糍粑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渊源。

  白永锋回忆,儿时中秋,总是在父辈打糍粑的响声中醒来。天刚亮,一家人在欢声笑语里,将洋芋疙瘩捶打成团。“晚上月亮出来了,祖母把糍粑和瓜果月饼摆在小桌上,先祭月神,再分给我们。”他笑着说,“现在日子好了,只要娃们想吃,随时都能打。”

  2013年,柞水洋芋糍粑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备受游客喜爱的特色美食小吃。如今在乡下,商洛人一家人团聚时,仍要全家动手,齐心协力,打上一盘新鲜的糍粑,那是山里人餐桌上代代延续的仪式,也是刻进游子心中的乡愁。

  时下,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的排练厅中,乐声悠扬,院长李淼正带领团队紧张排练商洛花鼓《主角》。“如今娱乐方式越来越多,但花鼓戏依然是商洛人中秋假期最期待的节目。商洛人爱看花鼓,平时也习惯随口哼上几句。”李淼说,今年中秋国庆相逢,“戏剧之乡”商洛将以国家级非遗商洛花鼓戏《情怀》《带灯》迎接归乡游子和八方来客,为大家献上一份深沉而鲜活的文化厚礼。

  当非遗遇上中秋,传统与现代相映成趣。它如一轮明月,古老而常新,既照亮游子归途,也温暖每个人心中那份绵长的文化乡愁。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间至味是团圆。无论围坐分尝一块月饼,还是隔着屏幕遥寄相思,中秋内核始终未变——对团圆的渴望,对美好的向往,对文化的传承。正如那首传唱千年的词作所祈愿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举办“弘扬延安精神展示发展成果”主题摄影巡展

    9月24日,“弘扬延安精神 展示发展成果”主题摄影巡展在商州区丹鹤楼广场举办。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郭润芝宣布活动开始,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贾永安出席并讲话,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甲训致辞。...

    时间:09-25
  • 商洛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

    9月23日,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和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上级有关要求,通报全市食品药品安全、质量和知识产权等工作情况,研究审议文件,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赵孝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波,副市长王宇鹏出席会议。...

    时间:09-25
  • 商洛文明花开 幸福满城

    斑马线前主动礼让、食堂餐桌“光盘行动”、智慧物业搭起生活服务圈、村规民约成为遵守的日常……置身于秦岭最美的城市——商洛,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不经意间,总会与文明相遇。...

    时间:09-25
  • 商洛市苏陕产业协作暨招商推介对接会召开

    9月23日,商洛市苏陕产业协作暨招商推介对接会在商州区召开。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萍出席并讲话,副市长王宇鹏出席并致辞。...

    时间:09-24
  • 商洛市民生保障出实招

    截至6月底,全市低收入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386万人,纳入特困供养176万人,纳入低保边缘家庭249万人,实施临时生活救助18万人次。市民政局依托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交叉比对数据32万条,建立疑似漏保风险人员台账。...

    时间:09-24
  • 商洛特产亮相东盟博览会

    商洛市多家企业携特色产品亮相展会,向东南亚客商集中展示了来自秦岭腹地的优质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本次商洛参展产品涵盖食用菌、植物油脂、蜂产品、艾草制品等品类,包括天吉龙公司的白灵菇、银耳及菇类罐头,雨鹤公司的核桃油、亚麻籽油等系列植物油,花想蜂公司的土蜂蜜礼盒和蜂蜡文创产品,以及秦芝艾公司的艾条、精油、艾灸宝等保健系列产品。...

    时间:09-24
  • 柞水算好生态账打好绿色牌

      秋天的柞水,青山环绿水,红叶舞蓝天。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养蜂迎来了收获期。“我家养了200箱蜂,年收入9万多元。”柞水县小岭镇常湾村张大妈查看蜂箱时,脸上流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党闯政介绍...

    时间:09-24
  • 柞水创新“数字+智慧”招商模式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瑞)为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柞水县积极探索“数字+智慧”招商新路径,精心开发并上线“柞水乡情在线”微信小程序平台,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招商工作,有效吸引“柞商柞才”回归...

    时间:09-24
  • 柞水算好生态账打好绿色牌

      秋天的柞水,青山环绿水,红叶舞蓝天。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养蜂迎来了收获期。“我家养了200箱蜂,年收入9万多元。”柞水县小岭镇常湾村张大妈查看蜂箱时,脸上流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党闯政介绍...

    时间:09-24
  • 商洛市3个乡村2个景观上榜第二届 陕西魅力休闲乡村和魅力田园名单

    本报讯 (记者 肖 莲)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二届陕西魅力休闲乡村和陕西特色魅力田园名单的通知》,全省20个乡村和15个景观获推介,其中,我市3个乡村和2个景观成功上榜,分别是商州区腰市镇江山村、洛南县保安镇北斗村、山阳县法官镇法官庙村和商州区城关街道金凤山梅花景观、丹凤县竹林关镇竹林关村桃花景观。...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