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 鑫)9月以来我市各县区降水量264.5~389.2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1倍~2倍,受“秋淋”天气影响,部分低洼田块出现积水,土壤过湿,机械下田困难,局部地区收获进度延缓。截至9月28日,全市秋粮收获面积80.97万亩,占总面积的57.15%,其中玉米收获面积77.41万亩,收获进度已过七成。商州区、洛南县、柞水县收获进度较快,已收获85%以上。
由于前期降水偏多,土壤墒情饱和,部分田块整地困难,油菜适期播种窗口收窄,播种任务更为紧迫。我市正通过调整品种、推广早熟型品系、强化播后管理等方式,努力缓解晚播压力,全力保障在适播期内完成播种任务。截至9月28日,全市秋播面积3.43万亩,均为油菜,占油菜播种计划的31.46%。
面对“秋淋”不利影响,我市迅速响应,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属地责任,督促县区严格落实“县包镇、镇包村、村包户”三级包抓机制,每日调度秋收秋播进度。加强部门联动,实时与气象部门沟通,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科学研判土壤墒情,及时下发气象预警提示和农业防汛工作提示,指导县区适墒适期开展秋播,最大程度减轻农业灾害损失。强化指导服务,落实晚播技术,推广小麦精量条播、油菜免耕直播等抗淋播种技术,落实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关键措施,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力争“晚中求早、晚中求好”。市农业农村局下沉一线督导秋收秋播进展,督促县区紧抓“窗口期”抢收,全力做好各项增产减损措施。保障农资供应,调运小麦良种80万公斤、油菜种15万公斤,储备化肥2.3万吨、农药140吨,严打假冒伪劣农资。
同时,全力抢收秋粮,努力减轻损失。统筹调配全市各类农机具2653台,可应急调用农用水泵151台,用于积水田块抢收。全面启用粮食烘干中心8个、烘干设备8台,其中移动烘干机2台,日处理能力达117吨。指导农户采取通风晾晒、机械除湿等方式,降低谷物含水量,防止霉变。对于未成熟的玉米,组织群众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去除雄穗,加快籽粒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