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 英)9月23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广播电视台主办的《三秦楷模发布厅》完成录制并发布。陕西省第七届助人为乐模范、商洛志愿者王力作为5名省级以上道德模范代表之一参与三秦楷模发布会,在现场讲述了自己13年的志愿人生。
生于商州区大荆镇的王力,自小见证了山里乡亲的艰难,便萌生了学成返乡回报乡里的初心。2009年从西安高新机电工业学院毕业后,面对城市工作机会,他毅然返乡入职金钼集团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当同龄人追逐物质生活时,他却把业余时间都花在志愿服务上:陪敬老院老人聊天解闷、给山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一次次微小善举让他深知“一人之力有限”,产生了聚沙成塔的想法。
2013年,王力四处奔走协调,终于牵头成立山阳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最初成员们挤在一辆破旧面包车里,穿梭在山阳的村镇间;2020年,在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的支持下,他又组建商洛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将志愿网络延伸至商洛七县区,让帮扶力量触达更多角落。
翻开联合会工作日志,一组组数据藏着他的坚守:累计志愿服务4630小时,连续三年周末无休,4000多个日夜组织1800多场活动,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次爱心行动。他骑坏3辆摩托车,车轮碾过山阳县18个镇(街道)的乡间路,足迹遍布所有中小学与敬老院。从“树文明新风助乡村振兴”宣传到“拾光助学”帮扶困难学生,每一场活动里,都有他的身影。“志愿服务不是一阵风,而是薪火相传的永恒事业。”这是他常说的话,更是用他13年践行的承诺。
如今,王力仍奔波在乡间小路上,作为共青团山阳县委常委、市县两级志愿服务联合会负责人、陕西省党代表,他正牵头打造“暖动鹤城”“银发关爱”“河湖卫士”等特色项目,构建覆盖城乡的“一刻钟服务圈”,让帮扶更及时精准。“只要还有人需要帮助,我就会一直走下去。”王力说。
截至目前,我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达7.5万人,累计开展活动1.2万场次。王力的事迹被数十家媒体报道,中国文明网赞他“是中国青年的骄傲”,陕西文明网称他为“商洛志愿服务中的一面旗帜”,而他始终谦逊:“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