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本地动态

破茧成蝶奔富路

破茧成蝶奔富路

2016-08-09 08:41:56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为了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蚕桑产业,走共同富裕之路,赵郡明以自己的公司为平台,在高锋、柴坪、米粮、青铜、达仁、东川等10个镇成立了养蚕专业合作社,公司与合作社采取“四统一”的产销管理经营模式,即统一蚕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经过三年多的科学运作,已基本实现了“降低养殖成本、抵御市场风险、增加蚕农收入、实现蚕农与公司的互利双赢”目标。赵郡明向笔者介绍说,目前,养蚕专业合作社在全县已发展到11个,拥有会员1810人,带动全县10镇43个村1.6万户农民从事蚕桑产业,蚕桑面积已达到2.391万亩,其中标准化丰产园1.6万亩,年养蚕已发展到1.5万张,每年户均收入都在4500元左右。帮扶贫困户发展蚕桑产业,是赵郡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达仁镇玉泉村是全县的养蚕重点村之一,全村121户群众养蚕,其中有56户贫困户养蚕缺资金,今年3月,赵郡明拿出2万元送到玉泉村,解决了贫困户养蚕缺资金的困难。青铜关镇丰收村残疾人贫困户姚西位,看到赵郡明的公司与农民采用订单收购蚕茧,让利于民,价钱也好,一些农民靠养蚕过上了好日子,他也想养几张蚕,苦于没资金。赵郡明知道了他的难处,主动出资1000元扶持姚西位养蚕,而且考虑到姚西位腿残行走不方便,当蚕茧上市时,公司专门派员工上门收购他的蚕茧。如今,全县不仅贫困户养起了蚕,而且一些外出经商务工的党员、致富能人,也纷纷返乡,加入到兴桑养蚕的行列之中。庙沟镇五一村党员候佑彬,原来在外从事餐饮业,2014年返乡在村上成立了养蚕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365名,当年养蚕1596张,创收319万元,户均收入达到8739元。高峰镇养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邢祥森,过去在外从事建筑业,2014年5月返乡流转土地640亩,栽植桑苗36.7万株,带动周边78户群众发展起了蚕桑产业。

  • 相关阅读
  • 借力大数据 服务小企业

      近年来,一直走在科技创新、实践应用、成果转化最前沿的中国建设银行,借力“大数据”技术,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多方整合可利用的信贷资源,目前已建立起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大数据信贷产品体系,即运...

    时间:08-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