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犀牛角制品属于高档收藏品。近年来,由于禁猎令在全球的实施,犀牛角制品逐步绝迹,古犀牛角制品的价格也在逐年攀升。然而,由于鉴别知识的匮乏,多数人根本就不认识真正的犀牛角制品,有的人将真当假,把祖先留下来的犀牛角制品当木头制品低价卖掉;有的人将假当真,出高价从市场上买来犀牛角制品的仿品,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由此可见,学习一些鉴别犀牛角制品的知识,也是很有益处的。
先来介绍一下犀牛角:犀牛角共分五类:非洲两类——黑犀、白犀;亚洲三类——撒马利亚、爪哇、印度。前三类是双角,后两类是单角。犀牛角不是骨头,它是由纵向的角朊纤维所组成的固体集合体,其性质类似于指甲和头发。
非洲犀和亚洲犀的区别是:(1)犀角底部的形状——椭圆的是亚洲犀,圆形的是非洲犀,近似长方形的是非洲白犀;(2)犀角底部凹腔处旁边的“裙边”——“裙边”阔的是亚洲犀,“裙边”窄的是非洲犀。
以上这些,只能作为概念去了解,因为目前我们根本见不到真正的犀牛角,所以没有必要下功夫去研究它。下面着重介绍犀牛角制品的鉴别办法:
历代的犀牛角制品有佛像、酒杯、如意、辟邪、粉盒、烟斗、烟壶……等。怎样鉴别犀牛角制品?根据我的实战经验,应当做到“五看”:
一、看纵面。在犀牛角制品的纵面上,有纵向的均匀平行的纹理,这种纹理很像竹丝,也可叫做“竹丝纹”。黑水牛角也有这种纹理,但它是相交的,不是平行的。仿造的合成器也做有这样的纹理,但它是表面的,深入不到内部去。
二、看斜面。在犀牛角制品的斜面上,有类似于皮肤鸡皮疙瘩的肌理,这是仿品无法做到的。
三、看底面。在犀牛角制品的底部面上,有很多像棕眼一样的小圆孔,这也是犀牛角制品的独特之处,其它仿品没有这种特点。
四、看颜色。犀牛角制品一般都是漆黑色或棕黑色,凡属桔红色的都是仿品。
五、看光泽。犀牛角制品反射出的光泽给人以“欲看不透”的莹润感觉。凡一点不透或能看透到里面的都是仿品。(彭 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