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都市联盟拍卖公司推出了“中国陈年老宣纸专场”。这个专场共包括60余个标的近百刀宣纸,年代从清末民国直至2008年奥运期间;品种涵盖了宣纸的三大品牌红星牌、红旗牌、鸡球牌。这是历史上宣纸第一次作为拍卖专场的形式出现在拍卖会上。一刀刀陈年宣纸在拍场中屡屡成交,天价宣纸也让艺术市场为之震动。近年来,收藏各类古旧宣纸已成为艺术收藏界关注的焦点。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张张白纸为何比某些书画还要贵?难道藏画真不如藏纸?
拍卖行情“如日中天”
在“中国陈年老宣纸专场”上,150余刀以“红星牌”为代表的陈年老宣纸共拍得265.7万元。不仅所有标的百分百成交,并且创下多项新纪录。被认为现仅有一刀存世的“红星牌”公私合营时期四尺黄料夹宣,以落槌价38万元夺魁;4卷明清时期的古代贡纸拍得10万元;一刀曾经荣获1984年国家质量金奖同批次的“红星牌”净皮四尺单宣拍得16万元;一刀2008年恢复古法工艺限量生产的红星牌“乾隆贡宣”拍出3.5万元;一张2000年生产的“红星牌”千禧宣(二丈宣)拍得4000元,创下同类单张宣纸成交价格最高纪录。除此以外,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宣纸厂家推出的纪念宣纸也备受藏家推崇,其中1997年“香港回归纪念宣纸”拍出2.8万元,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纪念宣纸”拍出3.8万元。这个拍卖结果大大超乎人们的预期。
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而能表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国宣纸,更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的美誉。
中国古代宣纸,滑涩适度,吸水吸墨,宜书宜画,在宋、元、明、清代内府书画创作和刻古籍善本史上,“纸墨是否精良”多有考究。唐代写经笺,宋代的黄麻纸、白麻纸、澄心堂纸,明代的白绵纸和黄绵纸,清代开化纸和开化榜纸,晚清及民国生产的玉版宣纸、罗纹纸,古朝鲜和古日本的高丽纸、皮纸、美浓纸等都代表着不同时代造纸工艺的最高水平。
“什么是宣纸?”并非所有用于中国画创作的纸张都可以被称为宣纸,安徽省泾县是中国的宣纸之乡,当地有着最有名宣纸品牌红星宣纸。中国宣纸集团董事长胡文军表示,“一千多年来不断的传承过程中宣纸和泾县的人、山、水、地已然融为一体、难以分离。”因此,“宣纸”是无法被其它地方所复制的。2002年,泾县政府也对其采取了原产地的保护措施,承认与加强了“宣纸”的地域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宣纸收藏”。
“旧纸”价格连年攀升
上世纪70年代,安徽泾县宣纸厂为“国画大师”李可染定制的“师牛堂”纸,目前已达到了每刀10万元以上的价位,一张纸的价格在1000元以上。即便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普通宣纸,增值幅度也达近百倍。
清代、民国时期的宣纸如今价格惊人,一张清代宣纸目前的平均价格已经超过1.2万元。北京一家拍卖公司就拍过35张民国宣纸,拍出价为28万元,约8000元一张。而2009年3月28日北京一场古籍拍卖结果显示:一张梅花玉版笺,右下角钤一隶字朱印“梅花玉版笺”,清乾隆制,长49.5厘米,宽51.5厘米,成交价32480元;明代洒金素纸1张,长77.5厘米,宽56.5厘米,成交价2800元;民国粉腊笺描金云龙纹对联纸,2张,长135厘米,宽34厘米,成交价2688元;旧信笺(花笺,旧册)成交价3360元,皮纸一卷,1张,560元,素月楼信笺200张,长28厘米,宽18厘米,成交价5712元,约合每张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