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汪同和”与“汪六吉”的特种青檀皮净皮宣纸如今每张已近千元,上世纪50到60年代的六尺一等品宣纸,每张纸的价格已经超过1000元。由于经过一定年份存放,宣纸没了“火性”,在质地上也体现出特有的绵韧,一直以来被书画家视为可遇而不可求的佳品。上世纪80年代的"老纸"价格也是连年攀升:1983年的四尺净皮,现在价格已在3800到4200元一刀。1989年的六尺净皮二等品宣纸,当年价格是180元一刀,现在的价格是190元一张。不仅如此,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一种二丈四的宣纸纸品,大小是长6.8米、宽2.3米,这种宣纸现在生产需要28个到30个熟练工人从纸浆中提出一张纸,要做到厚薄一致,需要受力均匀,技术难度非常高,目前在书画气氛浓厚的新加坡价格已卖到了1万多元1张。
投资宣纸需找对品种
宣纸最大的用途还是被用于书画消耗,因此并非每张宣纸都值得收藏,更或是投资。以投资的眼光去寻求宣纸,需要注意些什么?大致可以梳理出如下三点。
首先,收藏的宣纸要正宗。上一段已经花了大量笔墨在阐述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宣纸,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收藏宣纸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收藏其它地区所产的纸张精品,但根本意义上还是要收藏得到原产地保护的才最有意义。
二者,建议整刀收藏宣纸。宣纸一般是按刀生产、包装的,一般每一刀都是封好的,配有合格证、印章等可证明其产地及生产年份的标志。如果是作为收藏或投资的宣纸最好是整刀未拆封的,这样来源、年份等信息都比较清楚明了,不会产生歧义。
三是收藏宣纸要注重特色。目前宣纸每年的产量仅有600多吨,由于受特殊的原材料和工艺限制,大幅度增产几乎没有可能。从寻求更大升值空间考虑,收藏者在收藏普通宣纸的同时,应该把重点放在批量生产有主题的特种纸上,尤其是企业为重大题材生产的各种纪念纸,这样的宣纸往往是限量生产的,更具投资价值。以这次上拍的1999年,中国宣纸集团公司生产的“红星牌”建国50周年纪念纸便是很好的例子,刚出厂时不过300多元/刀,而如今的身价已达3.8万。
长期以来,人们津津乐道艺术品收藏不外是老三样:书画、瓷杂、油画。曾经是小众收藏的宣纸,此次一经推出便不同凡响,投资和收藏价值立即横亘在我们面前。然而,我们可以把目光停留在“宣纸”上做一些停留和审视,但我们不能把目光局限在某一个艺术品类上,而应该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超越现在艺术品市场的热门品种,发掘和寻找未来会成为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新热点。(投资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