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情形,在昨日鉴宝现场层出不穷。昨下午,家住渝中区的李先生带了件两年前在拍卖行以30万元人民币拍得的瓷盘,侯鹏和瓷器专家叶佩兰一眼就鉴定出来是假的。
拍卖行古玩店也掺假
普通人勿盲目搞收藏
中国文物收藏导航鉴定中心瓷器玉石鉴赏家侯鹏表示,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潜规则,收藏品市场也不例外。拍卖公司、古玩商店等都有它自己的规则,真真假假没有一个标准。所以,市民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买来一件赝品的情况十分常见。
侯鹏称,收藏是门大学问,短时间是学不会也学不精的。据他了解,许多收藏行家都是有专家团队的智力和技术支持的。因此,市民想要一双火眼金睛,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够练就的。
侯鹏建议,市民在收藏时应该找专家帮忙,不要盲目花大钱进入收藏领域。
藏友大多低调神秘
重庆晚报记者注意到,此次真正获赠“民间最具收藏价值优秀藏品”的藏友,大多行事低调,身份神秘,不愿过多谈论自家背景。连藏品的外包装,也显得其貌不扬。
据了解,此次前来参赛的藏友,大部分都是古玩店老板,也有企业老板,他们都有自己的古玩收藏渠道。另一部分则来自“传家宝”的普通家庭。真正能从地摊上通过便宜价格获得真品的藏友,少之又少。
收藏齐白石《群蟹图轴》的朱先生称,随着电视鉴宝节目兴盛,民间收藏热逐渐兴起。“收藏是一种爱好,没必要为此出风头,也是对自己隐私的保护。”
另一位藏友称,藏友既然有钱收藏珍品,说明社会地位不低,没必要作秀出风头。
优秀藏品之一的清晚期圣母玛利亚黄杨木雕像,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传家宝。藏友是对白发夫妇,丈夫姓王,67岁。他称,自己将好好珍惜藏品,为祖上的荣誉代代传下去。(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