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独家秘诀

文物主管部门保护文物只能曲线救国

文物主管部门保护文物只能曲线救国

2013-07-04 16:32:14

  “有些地方的文物部门无法正面行使职权,只能通过群众举报的形式向省文物局报告,然后省局再要求建设单位对文物点进行保护。”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南方基建考古区域协作会议上,专家提出的文物主管部门“曲线救国”一说,竟引发与会者的共鸣。

  基建考古,即配合城市基础建设进行的考古挖掘。文博界有不发掘就是最好保护的共识,因此配合基础建设进行的抢救性考古,成为各级考古机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A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出的“举报信”尴尬,几乎各家都遇过。1998年到去年,N市博物馆有两个基建考古项目入选 “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该馆考古队依旧感叹,“大型建设项目干预性大,中小型项目无视法规,造成一些珍贵且不可再生的古代遗存遭到严重破坏。”

  F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透露,目前该地区大部分开发区、城市新区建设都未开展考古调查,“只有少数开发区遇到第三次文物普查登录的古文物遗存后,才会由当地文物部门反馈到省文物主管部门进行干预后,开展数量很少的调查发掘。”

  近年来,文物古迹保护成了热门话题,具体到每个考古项目,却是“撑死有名的,饿死无名的”。与会专家说,“一旦遇有能引起学界和社会轰动的,各级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投入大量人财物。整支考古队无论人员数量构成,还是资金和技术,都是最好最多的。而那些经费少、工期紧、干预多的基建项目在发掘质量上就要粗糙许多。”

  钱,也让基建考古举步维艰。文物法规定,基建考古经费由建设单位出,钱袋子掌握在建设方手中,与建设单位的经费谈判成为各地文物部门普遍遭遇的难题。建设方觉得考古预算过高要求减免,或干脆边施工边谈判,让考古队干着急做不了事。

  碰上爽快付钱的建设方,烦恼也并没有终止。1990年出台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规定,“按每平方公里500—1000元编列”。Y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出,国家标准20年没有涨,建设方坚持用20年前的价格谈判,连挖土的技工都招不到,谈何好好发掘保护?而且考古经费按规定主要用于勘探,一旦遇到古代遗迹,建设方根本不愿支付发掘费用,更不用谈后续整理、研究和保护费用。专家呼吁:“文物影响评价机制如果能像环境影响评估拥有一票否决权,文物古迹才算真正安全了。”(解放日报)

  • 相关阅读
  • 航天金币是铜质假币

      神十成功发射令国人欢欣鼓舞,一些航天题材的“金币”也趁机频频“露脸”。近日,市民李先生向本报反映:“我从网上看上一套‘中国航天金币大全’(以下简称‘航天金币&...

    时间:07-05
  • 古代刺绣收藏和保养

      2005年5月14日中国嘉德[微博]春拍举行首家织绣品专场,一幅2×1.2米的刺绣作品“玉堂春色”以98万多元成交,而在2004年一件清乾隆御制《钦定补端石兰亭图贴缂丝全卷》以3575万元成交,创下了织绣...

    时间:07-05
  • 玉器鉴定过程中有四个收藏误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主任、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副秘书长古方表示,总的来说,选购玉器,首先要看材质和工艺,然后要看时代特征和大师风格,以及可能存在的仿制、伪造特征,...

    时间:07-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