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常年往返在巴黎——北京——上海——香港之间,做着他的油画与古董生意,他习惯于享受单身旅行的乐趣,享受拍卖场上的喧嚣和竞争心爱之物的快感,他常年在旅行箱里带着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那本《过于喧嚣的孤独》,他喜欢这样的标题,这是一本陪伴了他无数寂寞时光的读物。
唯一一件寄托着他对妻子思念的物品是一盒法国第戎城外某小镇生产的一种巧克力糖,那是他们结婚时收到的礼物,他的妻子非常喜欢吃,他每次回法国时总会习惯性的买上一盒,带在身边,时不时吃上一块,这糖不够甜,他觉得,甚至因为里面加了咖啡的原因,还有点苦,他不是很喜欢,但是,他已经吃的很习惯,那是她的滋味。
吃的习惯的滋味也有别人不肯提供的时候,他们的婚姻终于因聚少离多走到了尽头,而最近在北京的拍卖,他也觉得很不顺利,不仅画价高涨,自己喜欢的作品渐渐无力购买,而且,一种不安全感开始出现,无论他走到哪里,只要是在饭店中,他经常觉得自己在被跟踪,虽然他从来没有发现实际的跟踪者,可是他的心渐渐不能安定。
就连客房也渐渐变得让他觉得生疑,明明有一次,他记得随身携带的盒子里装着五块糖,可是回去吃的时候,突然就变成了四块,他是个对数字记忆能力极强极敏感的人,虽然只是一块糖说不清道不明的消失,也让他渐渐心怀恐惧。
也许,这只是因为自己心情变坏而产生的焦虑型强迫症吧,突然对熟悉的环境产生陌生的幻觉,他这么认为,他决定休息一段时间,把生意放一放,他给自己制定了时间表,准备两年的时间不离开法国,他学着画画,种葡萄,钓鱼,过起半隐居乡下的生活。
他当然不会知道,在遥远的北京,那个给他制造了潜意识里威胁感觉的人,正在等他,她决定再看到他的时候,一定要大胆地走上去,跟他说出所有她心里想说的画,那年秋拍,她发现拍品中又出现一张林风眠的蓝色鸢尾花,是版画,估价不高,她想把这副画买下来,挂在她自己的房间里,她希望有一天他也会走进她的房间,看到这张画。
他会说什么呢?他会喜欢这幅画吗?在他沉郁而悠远的眼神里,能看到她象这些花一样摇曳吗?
她渴望他的回来,就像是一个孩子渴望着糖的滋味。(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