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三:查口碑
选择品牌美誉度高的机构
当然,对于直接牵涉经济利益的投资行为来说,就算有帮手也不能一劳永逸。
中国书画市场事实上还处在初级阶段,经历近两年寒冬的磨练或许已经进入一个拐点,但总体上还是有点乱。张向东向记者坦承,利益取舍使得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他建议投资者在选择自己的艺术投资顾问和纪纪人的时候,一定要找在业内口碑好的机构或专家。不要买那些你不了解的人的东西。
此建议不无道理。记者随便打开一家和艺术有关的网站,都可以看到大量书画展览和交易信息。在雅昌艺术网的展会平台,来自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的资讯信息每天可翻出好几页,这还是一些大型美术馆和知名画廊主办的部分活动。如果加上其他一些不知名的社会机构和商业组织的信息,就更加是让人目不瑕接。很多展览,连业内人士也搞不清其来头。
一位不愿具名的美术馆负责人告诉记者,不排除有些机构为了商业利益,会与一些艺术顾问或行业协会勾结起来欺骗初入门的投资者。因此,找对人才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对方是一家机构,一定要看其品牌实力,如果对方是一个人,则要看其名声和操守。
□攻略四:挤水分
注意寻找投资价值洼地
当前的书画市场,最遭人诟病的就是价格泡沫的问题,这与整个艺术品交易市场是一样的。因此,提防价格里边的水分也是投资者必须非常注意的。
南京书画院的孙金龙是一位走南创北、曾经非常活跃的书画家。这些年一直隐居在广东的偏远农村,一边支教一边潜心创作,原因是看不惯目前艺术市场的混乱和美术界的不端。“很多艺术家被利益绑架后,根本就不再把精力放在创作上。这就造成了一种怪现象,一些非常有名的艺术家,多年来都在不断重复着近似拷贝的工作。在商业机构的包装炒作下,其出产的本来不具任何艺术和收藏价值的所谓艺术品,居然还能够在拍卖市场上价格越卖越高。甚至有些当代书画家的作品,被无底线地炒到了天价,就像一只被庄家恶意炒高的垃圾股一样,目的是找下一个傻子来接盘。”
在孙金龙看来,当代书画市场的泡沫和水分多得惊人。他本人绝不会建议身边的投资者去买进那些被拍卖公司爆炒的当代书画作品。
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选择弱市抄底当代书画,更应该看准哪些地方才是真正的投资价值洼地。作为商业机构的画廊和拍卖公司,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本身是可以理解的,投资者一定要保持理性。“水壶哥”的做法也许是一种冒险,但因为买进的作品市场化并不高,所以仍可以期待后市的发展。若是追高,就不能叫抄底。建议菜鸟多关注那些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学术学位、专心创作且作品风格比较明显,同时又不热衷于商业炒作的艺术家的作品。(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