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全面从严管理干部,强化纪律制度约束,强力转变干部作风,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践行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根本遵循,综合《党章》、八项规定精神、《廉政准则》等有关要求,商州区颁布实施全省首个《公职人员行为规范》,从细从实从严加强干部管理。对群众冷漠、生硬、蛮横等服务态度问题;在公共场所脱鞋换袜,乱扔瓜果皮、纸屑等杂物;在单位给同事乱起外号,在党内不互称同志,开会时打瞌睡、玩手机、交头接耳等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都被以22个“严格”和149种“不得有”的形式列入《行为规范》。离岗请假,手续不完善;工作期间穿着奇装异服,袒胸赤膊;检查调研,别人给拿公文包……公职人员这些达不到法律和纪律处分的行为,按照《规范》要求,都将受到责任追究。为使《行为规范》落实,组织开展“学规范、转作风、树形象”系列活动和《行为规范》大督查,连续印发通报8期,发出整改通知书56份。交警指挥手势不规范、不到位,对闯红灯行为制止不及时、不坚决;工商所干部着便装上岗,未穿制服;镇政府办公楼内部环境卫生不够好等平日司空见惯问题均被要求扎实整改。公职人员上下班迟到早退、中途脱岗、旷职旷工、网上购物等行为被指名道姓通报批评以至纪律处分,向全社会释放了执纪必严、常抓不懈的强烈信号。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要求,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由区纪委常委带队,深入各镇办、区直各部门对落实“十二个严禁”“五个一批”要求进行明查暗访。印发《关于落实“两个责任”深化作风建设专项检查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采取“党委抓总、纪委负责、三级联动、三线检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即区委常委一条线开展督导检查、区纪委常委一条线开展专项检查、镇办党委一条线开展自查自纠,着力发现问题,倒逼责任落实。
上半年,全区共下发通报7期,对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10个单位的53名干部职工实施了责任追究,其中通报批评15人,警示训诫32人,党政纪处分6人,组织处理1人,追究主体责任8人,监督责任2人。
从严查处,打造“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积极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加大纪律审查和查处力度,增强纪律审查工作合力,严格执纪监督问责,强化惩治的威慑力。
——强化线索管理。充分发挥线索在纪律审查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信、访、网、电”的立体信访举报体系,推行实名举报奖励制度,多渠道、全方位挖掘案件线索,实行信息化管理,全程跟踪、动态监管。坚持案件线索集中管理、集体排查、分级负责制度,把好线索进口关和出口关,严格按标准规范处置线索,对重复反映两次以上、上级督办、领导交办、巡视组转办的问题线索必查,确保问题线索不流失。上半年,全区共接受信访举报87件(次),初核97件。
——创新监督方式。落实以“一为主、两报告”为核心的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坚持重要线索集体研判制度,防止压案不报、有案不查。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进一步完善安全文明办案系列制度,牢固树立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意识,严格落实办案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廉洁办案“零违纪”、安全办案“零事故”。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加强与反腐败成员单位的协作配合,整合办案力量,提高办案效率。上半年,反腐败成员单位之间相互移送案件线索5条,涉及的相关责任人均被立案追究。针对镇办纪委、部门派驻纪检组办案力量不足的问题,及时完善调整优化镇办、部门派驻纪检组办案协作区,将撤并后的18个镇办和42个部门派驻纪检组混编划分为3个协作区,由区纪委常委任组长,强化协作办案,有效解决镇办纪委在查处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过程中力量不足的问题。对基层查办案件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工作推进不力的6个镇办、2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进行专题约谈,促进“两个责任”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