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项目带动持续强劲。实施重点项目100个,完成投资51.22亿元,增长39.5%。新签约招商项目35个,引资额104.06亿元,到位资金49亿元,增长29%,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二是工业赶超逆中求进。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2亿元,增长65.3%;实现增加值18.2亿元,增长42.2%。全县新增规模企业9家,新入园企业8家。炼石公司成为全市首家民营上市企业。荣获“全省发展中小企业贡献奖”。
三是农业强优成效显著。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31亿元,增长6.8%。五大“洛牌”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生猪饲养量125.43万头,外销仔猪65.26万头。新建桑园2.2万亩,养蚕2.03万张,实现产值2920万元。新建良种核桃园6.5万亩,点播11.62万亩,实现核桃产值2.6亿元,洛南核桃地理标志得到国家认证。产烟叶22.1万担,实现产值2.32亿元。“洛薯”发展到15.6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18个,总数全市第一。天玉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建成投产。
四是城镇跨越阔步挺进。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扎实推进。城镇建设完成投资18亿元。河南农贸市场拆迁接近尾声。城区污水、天然气管网建设顺利实施,城区管道天然气实现通气点火。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活动正式启动。洛商高速正式通车,县城南北过境公路开工建设。汉字故里雕塑等城市地标加快建设。石门等重点镇建设扎实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5.6%。
五是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建成民生工程244个,完成投资10.02亿元。保障房建成或主体完工5351套,完成投资9.53亿元。陕南移民搬迁竣工2991户,占任务78%。“双高双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妥推进。荣获“省级文化先进县”称号。《旅游三年突破计划》启动实施。
六是和谐社会发力构建。一批突出信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三无县”创建和“一控四降”目标基本实现。深入推进“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和治安防控“853”工程,全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洛召开。
七是党的建设成果喜人。抓点示范推动年、便民服务加强年、五型机关提升年和“三问三解”等活动深入开展,便民服务网络覆盖城乡。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升级晋档等党建活动,县委被评为“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委”,城关镇党委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
丹凤县
截至12月底,预计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2.55亿元,同比增长15.2%;财政总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24.74%;农民人均纯收入5570元,同比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0元,同比增长15.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亿元,同比增长20.4%。
一是理清发展新思路。确定了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做出了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旅游活县”四大战略,建设四大重点区域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面和重点。
二是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138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32.35%。丹江四桥、江滨公园改造提升等市政重点工程建设竣工,省级卫生县城得到省政府授牌,省级园林城市顺利通过验收;桃花谷水保生态科技示范园获省上命名,乡村旅游“六大人家”建设等项目顺利推进,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有望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25%。
三是农村发展呈现新气象。完成新农村示范村建设30个,整村推进项目村14个,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通村水泥路建设等涉农项目完成投资13.24亿元。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被确定为“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华茂、民乐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8.21万人,其中劳务输出7.01万人,创收4.75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造林绿化4.5万亩,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创建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县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