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招商服务局
一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商洛市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出台《商洛市招商引资考核暂行办法》,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二是高点策划招商项目。策划重点招商项目60多个,重点展示20多个循环产业链招商项目。三是搭建招商工作新平台。组织小分队外出叩门招商120余次,邀请陕西上海商会等来商考察客商760余人;在北京等地建招商分局等36个,正筹建10个。建立客商资源共享信息库。启动实施全市招商引资标准化建设工作。四是开展重大节会招商。共组织各类招商活动259次,市级组织重点招商活动26次。五是完善签约项目推进机制。实行月考季评,督促落实签约项目。深入190余家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六是抓好招商软环境治理。完善《商洛市客商(企业)投诉服务体系》,截至12月,全市共受理客商投诉14起,已处理投诉14起,结案率达100%。聘请投资环境义务监督员,开展投资环境满意度调查和客商评议科长活动。截至11月底,全市预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7亿元,同比增长53%,完成年度任务的126.11%。引进国内500强企业2家,总投资7.56亿元。第十六届西洽会签约项目152个,引资546.7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19个,引资344.7亿元。履约合同项目119个,合同履约率100%,实际到位资金116.53亿元,资金到位率33.66%。
市政府研究中心
一是全面完成了各类重要文稿的起草任务。全年累计完成市政府领导交办各类重要文稿13篇,累计10万余字,为服务领导决策、推进商洛率先突破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参与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等。二是超额完成了重大课题调研任务。全年完成各类调研报告13篇,占年度6篇调研报告任务的217%,其中市政府领导交办重大课题10项,自选课题3项,累计10万余字,多数已转化为政府决策,部分已付诸实施。如:研究起草的《关于市区商州路、工农路旅馆酒店业经营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上报后,得到杨冠军市长的充分肯定。按照杨市长的批示,副市长黄思光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了整改措施。三是全面做好《决策参考》编发工作。对刊发的每篇稿件都做到严格筛选,精心编辑,严格审核,宁缺勿滥,确保质量。全年共编发稿件30篇,得到各级各部门的一致好评。四是完成了《陕西人物年鉴》(商洛篇)和《陕西经济年鉴》(商洛篇)组稿工作。五是全面完成了各项中心工作任务。先后3次配合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参事室来商调研工作,服务“两会”、创先争优、“三问三解”、书记讲党课等任务。2012年,累计完成各类重要文稿任务25项,形成稿件25篇,平均每月2篇,累计20万余字。
市地方志办公室
一是指导各县(区)第二轮修志工作。省、市二轮修志试点单位山阳县完成志稿初审16编50余万字;丹凤、商南、柞水三县完成资料征集和部分志稿的编写工作。在商南县组织业务培训1期培训30余人。二是编辑《商洛年鉴》2011卷。共整理校对110余篇,收集政务照片30余幅,特载、附录资料20余万字,该卷即将出版。三是收集整理编辑《商洛年鉴》110余份40余万字。四是组织整理《中国地方志》(商洛部分)资料,完成上报任务。五是组织整理《陕西年鉴》(商洛部分)资料,并完成上报任务。六是完成《陕西省志·地方志志》(商洛部分)资料编纂工作,年底完成上报任务。开通运行《商洛地情网》,11月通过省地方志办公室检查验收。
市供销合作社
一是以目标责任制考核为重点,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考核任务。二是成功举办了2012’中国·陕西(商洛)茶叶节,并组织市8家茶叶企业参加2012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获得各类茶叶奖项40多个,协议订货1.3亿,签约茶叶项目8个,招商引资达10.3亿元。全市茶叶(集团)公司组建方案、股东落实等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三是投资3.16亿元,对全系统55个基层供销社网点、273986 平方米的房屋和院落进行了改造,新建和发展各类基层社网点787个,累计发展到2609个,基层社改造面达87.3%,极大的改变了基层供销社面貌。四是以“新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和“茶产业发展”项目为抓手,全年共申报各类项目18个,争取到中省专项资金800多万元。2012年,全市供销社预计实现商品总购进240000万元,其中农副产品购进56000万元,商品总销售266000万元,均超额完成年计划,同比分别增长15.1%、10.7%、14.8%;新建连锁网点60个,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76300万元,新增茶园面积3.1万亩,茶叶产量2860吨,茶叶产值3.2亿元,重点基层社改革8个,新发展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均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