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直部门  »  权威发布

凝心聚力创亮点 改善环境谋福祉

凝心聚力创亮点 改善环境谋福祉

2014-05-06 10:49:37

——2013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一、概述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实施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和污染减排为抓手,重点推进“治污碧水”“降尘护蓝”“生态修复”“农村清洁”四大工程,强化环境监测预警,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环保工作新的成绩。污染减排超额完成省考目标;市区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351天;全市10个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丹江、洛河等6条河流20个监测断面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为商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二、防污减排
  【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在陕南三市率先启动了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印发了《实施方案》,策划了8大类、208个项目、总投资14.4亿元,召开了商洛市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得到了中省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中国环境报、陕西日报、时代周刊等60多家媒体、网站的广泛关注。洛南、镇安、丹凤、商南从县直部门抽调人员充实了力量,丹凤、商南县政府拨付专项资金,组建镇办环保机构,开展流域污染防治。
  【污染减排】建成了商南永利、商州天泰、丹凤未来、洛南华阳等4家万吨级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厂;关停了商州化工有限公司、山阳锌业公司等6家污染严重和落后产能企业。全市共完成减排项目30个,削减化学需氧量4609吨、氨氮297吨、二氧化硫2740吨、氮氧化物415吨,削减率同比分别下降3.73%、2.87%、4.81%和5.21%,分别完成任务的186.5%、143.5%、240.5%、173.7%,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综合考核名列前茅。
  三、自然生态保护
  【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执行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告》《关于实施机动车环保分类合格标志管理的通告》,在陕南三市率先执行“国四标准”,机动车环保检测20898辆,发放绿标31300枚,淘汰黄标车910辆,圆满完成了省上下达的黄标车淘汰任务。扎实开展禁烧烟煤工作,中心城区222台锅(窑)炉中56台锅炉已改用清洁能源,118台锅炉改烧洁净煤,41台停烧或拆除。加快城区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城市绿化步伐,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率分别达到了39.98%、35.98%、10.61平方米,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生态创建】商南县获全省生态文明推动力系列评选“最具影响力区域”称号,商南、柞水、镇安省级生态县创建通过省级技术审查。全市有11个镇已报省政府待命名为省级生态镇,有14个生态镇、28个生态村获市级表彰命名。
  四、重点污染源治理
  【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柞水小岭工业区累计投资9500多万元,安装维护除尘脱硫设施,硬化、绿化矿山道路,配备保洁员、洒水车、冲洗站,烟(粉)尘、道路扬尘、废水治理成效明显。洛南黄龙钼业小区投资50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沉淀池,清理事故池,加固加高尾矿库,黄龙河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山阳中村钒业小区加强企业自动在线监测,完成氨水替代工艺。商洛炼锌厂投资900多万元全面实施制酸尾气脱硫、废水循环利用、废渣规范堆存和电解酸雾、锌粉蒸汽、噪音治理等六项污染防治工程,集中整治厂区周边环境。
  【农村环保】商州、丹凤、镇安、三县区一期在5个镇27个村建成了一批污水、垃圾、养殖业、水源保护设施。二期拟投资3500多万元、项目涉及8镇50村的连片整治工程正在组织实施。镇安县建立健全保洁队伍和长效机制,在全省创造了农村清洁工程镇安模式。
  五、环境保护宣传
  积极参加市人大“环保世纪行”活动,开展《对话丹江》系列访谈节目。围绕“6·5”世界环境日主题,举办了“美丽商洛,绿色出行”单车行活动、“蓝天碧水、美丽商洛”中小学生环保演讲赛。在《中国环境报》《陕西日报》专题专版报道了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在商洛电视台开办了“环保在行动”专栏、在《商洛日报》开办了“环保周刊”;在高速路沿线、广场等地设立了16处户外大型创模宣传牌,在商洛电视台播放环保公益广告,在重点镇、生态村设立“环保公益广告牌”,在企业、学校、社区设立环境文化墙。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