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美国电视大奖——艾美奖落幕,让我们看到了美剧和国产剧之间的巨大差异。作为电视剧生产大国,我们需要反思——
质与量:国产剧量大精品少
美国是世界电视业的“超级大国”,据说出品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娱乐节目已成为仅次于飞机的第二大出口产品,其中电视剧所占比重最高。美剧每年都会出不少精品,《欢乐合唱团》就是其中一例。
以该剧为例,它不仅讲述校园里的奋斗故事,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学生妈妈、自闭歌手、同性之爱等,不但吸引了美国观众,也让中国观众大开眼界——原来电视剧可以做得这么精致、完美。
而我国的电视剧,产量并不低, 2009年获得发行许可的国产电视剧402部12910集,数量自2005年连年攀升之后首次出现回落,比2008年减少100部1588集。不过,产量虽高,质量却不能保证,每月有一部精品剧都难。
题材偏好:老婆孩子热炕头
中美两国的热播剧截然不同。从类型上说,美剧经常拍探案剧、法律剧、医务剧、科幻剧、肥皂剧和喜剧等,而我国多是拍摄都市生活剧和历史剧。历史剧中更多的是翻拍,原创题材缺乏。都市生活剧方面,婆媳关系、夫妻关系长“热”不衰。
偏好的不同与彼此的国情紧密相关,中国观众平日里最愁的是房租、房贷,住进房子后又面临同一屋檐下的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因此,一面解决着自家的事,一面看着“别人家的烦恼”,都市生活剧从而热播,如《蜗居》、《老牛家的战争》等,永远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美剧的丰富类型也是多年来形成的,社会环境便于法律剧自由发挥,医务剧显示了富裕的美国人对生命的重视,科幻剧则是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体现……相对来说,国产剧的类型有些单一了。
制作成本:国产剧投资畸形
高质量的电视剧,需要投资做基础。在数码时代的今天,美国的电视剧依旧用胶片拍摄。普通美剧每集45分钟左右的平均预算约为两三百万美元,大制作可以高达每集千万美元,迷你剧《太平洋战争》的总投资就有2亿多美元。但是,大部分电视剧演员的片酬并不高,演员片酬在制作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大量投资都会用在剧本和制作上。电视剧只是一个跳板,演员的收益是成名后的广告报酬和片约。
而我国的电视剧平均投资在3000万元。即使是新《三国》这样的大剧,总投资也就1.6亿元,每集成本不到200万元。而目前国内一线明星最高已报出30万元一集的要价。由于演员片酬高得离谱,制片方不得不将服装、道具、化妆在内的各项支出一再压缩,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视剧的制作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