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冯小刚已经39岁了。2
“这次领导委派我来执导春晚,我觉得就已经给这届春晚定调了。我也请在座的各位审查领导高抬贵手网开一面……春晚的最高标准就是博人民一笑,我确信,这是咱们习总也不会反对的,况且我们这些受党教育多年的文艺工作者也出不了大格。”
据媒体报道,为了保密,开上述会议的时候,冯小刚、张国立诸多“大腕”的助理都一律被请到了冯小刚春晚团队策划会的门外。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壹读iRead记者,他知道的包括春晚导演团队内,有的人也只是在召开发布会几天前才知道“冯小刚要来”,但除此之外,也并未知道更多消息。
知情人士说,相关参与者听到此消息后“心里就有谱了”,称这是个“好信号”。“好信号?他指的是‘冯小刚当导演’,还是‘让冯小刚来当导演’?”壹读iRead记者问。“那当然是‘让冯小刚来’,信号感更强。”
此次公布的冯小刚春晚团队名单中,两位年轻策划—来自开心麻花的沈腾和彭大魔也一度受到媒体关注。事实上,开心麻花已经连续两届参与春晚小品。2012年春晚是他们上的第一届,在央视《春晚》纪录片里有拍到这样一幕:来自话剧市场成功的经验,让开心麻花的编剧闫非(微博)坚持认为自己的作品“包袱优先”,直到一位春晚老导演对他说,“因为这是春晚,所以它必须先有意义,再有意思。”
“这其实是央视导演对我们的一种保护。”开心麻花团队后来对媒体说。
按照导演组意见修改过的小品《今天的幸福》,后来往更高层送审时,顺利通过。不可否认的是,领导也有难处。10年前,2002年,冯小刚在书中也表达了这种“体恤”:“公平地说,这几年电影局对我的影片也一路开绿灯放行……有时他们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上映后,就有人写信告电影局的状,弄得领导还得替我做检讨,比‘窦娥还冤’”。
历数冯小刚电影事业的一路“贵人”,其实大多数都如韩三平般,来自“领导”阶级。
大导演、大编剧、大明星、大制作,所有的一切,都得要从大领导开始。
上世纪90年代初,冯小刚参与编剧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这部以讽刺幽默见长的喜剧,引发了有关方面的不快,一时陷入播出危机。恰逢1992年春节前夕,分管意识形态的中央领导李瑞环前往北京市文艺单位团拜。
冯小刚的书里记载了如是一幕:
冯小刚适时站了起来,“瑞环同志,您看了我们的《编辑部的故事》了吗?”李瑞环笑着点了头。冯小刚心一下踏实了一块,又问:“您觉得怎么样?”会议室变得非常安静。李瑞环想了想,说:“艺术上我不懂,是外行。政治上我认为没有问题。内容上,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铁映同志你有什么看法……”3
“观众不是很反感虚假空洞和浮华吗……我们的策划刘恒老师,定了六字方针,真诚温暖振奋,我再加俩字好玩……我们向相声小品作者传达一个愿望,把你们最想表达的,最好玩的东西写出来,千万不要还没有迈开步,就先自我阉割,自我审查。”
针对冯小刚上面这段发言,某位央视工作人员对壹读iRead记者说:“(冯小刚)这话儿一听就是没挨过春晚审查的刺儿。”
《中国周刊》的报道显示,能够指导春晚的领导名单十分庞大。开相关研讨会时,往往要等到第十几位说完才能轮到总导演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