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失败的春晚,都是想标新立异,这是春晚大忌。”2011年春晚总导演陈临春此前也参与过多届春晚导演工作,这是他得出的结论。
郎昆是执导春晚次数最多的总导演之一,五次。“春晚创作团队就像一驾马车,这驾马车需要有一个挨鞭子的头马,而总导演就是那匹头马。真正的驭手是领导,或者说是我们的台领导。”这话,郎昆在很多场合都说过。
但对于春晚的质疑,“活靶子”仍然是央视导演。一位央视员工告诉壹读iRead记者,2008年,张艺谋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外界有人说,张艺谋才办一次开幕式就如此成功,央视办这么多年春晚却越来越差。后来央视人在内部回应:如果给央视像奥运会那样多的经费、那样大的场地,我们也能办出一台同水平的春晚;而让张艺谋来导春晚,那么多条文,他也只能导成这样。
事实上,央视春晚自1993年起实行的内部竞标制,也日渐流于形式。“这些年,一看竞标名单:一个是文艺中心某主任,导过N场春晚;另外几个都是制片人,基本上就能猜到结果了。”一位央视人员对壹读iRead记者说。
壹读iRead记者统计了春晚史上共计14位央视总导演履历,其中八位都担任或曾担任央视中心或部门主任一级领导,他们在迄今31届春晚中,占据了19的届席位。
央视人士对记者说,某种程度上,让有春晚经验的主任领导或者老同志再三执导春晚,是出于安全考虑。而安全,正如历届春晚团队所言,是作为国家项目的春晚,最大的利润。
有过多届春晚工作经验的袁德旺就曾对媒体坦言,他参与的两次春晚竞标,都是被台领导要求的:一次是香港回归的1997年春晚,一次是2004年春晚—回顾过去一年,是当届春晚的一个重要任务,而2003年,正是中国领导人换届年。
随着春晚影响力的扩大,从1990年开始,春晚的开场白也发生重大变化,主持人赵忠祥说:“全国的父老兄弟姐妹们,向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拜年。”
“1990年以后的春晚,基本上变成了对过去一年党和国家重大政治事件的一个回顾和总结。”春晚老导演袁德旺接受《中国周刊》采访时说。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终于成为了一个体现国家意志的国家项目。这之后的春晚,也抛弃了“联欢”的形式,变成了现在观众熟知的“庆典”模式。4
“现在已经不是众口称颂的年代了,挨骂是做事的人正常的待遇……何况要让全体人都骂我和让全体人都喜欢我一样难,能让一半观众满意,我这累就没白受……最后开句玩笑,我就不感谢领导了,因为我顶着骂名干这件事儿,领导应该感谢我。”
为什么是我?2000年,刘震云把冯小刚梦寐以求了六年的《温故1942》剧本交到他手里时,冯小刚也曾这样问过刘。
冯在书中提到,他对刘震云说:“在别人看来,我可能不是拍摄这样一部影片的最佳人选。”刘震云回说:“我们的确有几个优秀的前锋,但他们已经冲到了底线,我看到冯老师你恰在此时从中路插上,球就传给你吧。”
而现在,冯小刚面临的,是被传过来的一个更大的球。
此前一条来自央视新闻频道的消息说:2013年6月8日,有领导到央视调研春晚筹备工作并强调,要面向全社会邀聘总导演及各门类节目导演,组成强有力的导演团队,把最新理念、最有特色的创意体现到春晚节目中来,引领时代新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
如同当年为拯救中国票房大业,领导韩三平看上冯小刚一样,在相关领导视察央视一个月后,冯小刚被选中,接过了这块“比火还火热”的烫手山芋:他会在2013年7月接到一个真正的贺岁大片的邀约—上映时间:2014除夕夜,时长四个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