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衡量消费能力很重要,同时,在选择分期还款前,持卡人应对手续费成本有个正确的估计。当然,对短期内无法全额还清欠款的持卡人来说,分期还款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偿还最低还款额后产生的利息,因此在特殊情况下,倒也成了省钱的做法。
“陷阱”4:预借现金方便应急
持卡人都知道,信用卡透支取现有手续费和利息两项成本,那么预借现金的成本是否较低呢?
其实两者只是换汤不换药。持卡人申请预借现金后,同样需要支付手续费,同时,利息的收取方式也是每天万分之五,直到持卡人还清为止。
与传统透支取现相比,预借现金只是多了些形式。比如招行“电话/网银预借现金”服务可把卡中心批准的透支取现金额直接转入同一持卡人名下借记卡账户中,而不需要先取款后存款了。工行“透支转账”业务还支持持卡人将一定范围内的信用额度转入他人信用卡或借记卡中,简化了转账流程。
对策:这一服务只适合持卡人在紧急情况下使用。预借现金后,由于利息每天都有新增,因此持卡人应尽早还款。
“陷阱”5:超过额度仍能刷卡
卡片的额度只有10000元,可为什么11000元的消费也能成功呢?
没错,部分信用卡在使用时的确可以超限,不过你可别高兴地太早,超限也有成本——超限费。
浦发、农行、光大、工行、中行、广发、中信、民生等多家卡中心均制定了5%的收费标准,即对持卡人超出信用额度的消费部分收取5%的超限费。
其中浦发的标准较为宽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持卡人只要在账单日当天不超限,就不收取超限费。也就是说,超限消费的持卡人只需在账单日前,将超限部分归还,就不会被计收超限费。而交行信用卡的标准则较为严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持卡人一旦超限消费,会按超限金额的5%,被收取最低5元或1美元的超限费,同时,账单将进入“拖欠”状态,从而账单中每笔消费都会从消费当天收取万分之五的利息,直到全部还清为止。
对策:比较容易发生超限消费的多数是节假日,因此建议持卡人提前2~3天申请临时额度。据了解,临时额度一般视持卡人用卡情况而定,平安、招行、光大等银行会主动为信用记录良好的客户提升临时额度,而工行、浦发信用卡持卡人则需要主动申请。
另外,建议持卡人开通信用卡短信提醒服务,以便及时了解卡片剩余的可用额度。
“陷阱”6:“免息免手续费”之疑
信用卡商城的诞生为持卡人搭建了虚拟的交易平台。在这里,你可以根据货品描述、质保说明、免责申明等选购物品,同时在卡中心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支付方式,如一次性付款或分期购买。例如一台尼康D5000的相机,可一次性付款4886元,也可选择3期、6期、12期分期购买,总价不变,而这也就是卡中心宣传的“0利息、0手续费”。
不过,细心比较后我们发现,信用卡商城中货品的价格并不比市场价格优惠,甚至还远高于市场价,同样以尼康D5000套机为例,中关村(9.24,0.15,1.65%)在线、太平洋(11.90,-0.09,-0.75%)电脑网等网站报价在4100~4400元,相比4886元来说便宜不少。
可见,虽然卡中心喊出“0利息、0手续费”的口号吸引消费者,但商品标价中已经内含了这些成本,对持卡人来说未必真的划算。
对策:在信用卡商城购物前,应做足功课,比较市场价格与商城价格孰高孰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商城价格未必低廉,但持卡人若通过其他途径购物后还需申请分期还款,那么在比较价格时应加上分期成本,如此一来可能信用卡商城价格更加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