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投资理财

从天价迭出看古琴收藏

从天价迭出看古琴收藏

2012-08-24 16:19:06

  中国嘉德2003年春拍,一把唐“九霄环佩”琴,以346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同年11月,王世襄藏唐“大圣遗音”琴以891万元成交。此后,北京匡时、北京永乐、北京保利、西泠印社等内地拍卖公司不断上拍古琴,甚至举办专场,古琴的价值也逐渐彰显。近几年,古琴的价格更是从十万、百万、千万级别跨入了亿元门槛。不断刷新的成交价格让藏家逐渐认清了古琴所潜藏的“爆发力”。

  文人儒雅风范的标志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4000余年。据《史记》载,古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

  古琴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创始之初,它同瑟与玉磬,被列为堂上之乐。它的音韵深邃苍远、空灵飘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位于“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一度成为文人墨客修身养性的重要媒介。

  关于古琴的产生,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可不必尽信,但却能进一步印证古琴的悠久历史。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还盛兴于民间。《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说明在春秋时期,古琴在民间已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乐器。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写照。古琴以其苍远飘逸、蕴藉空灵之音诠释着中国传统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特立独行的文化品格。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东汉蔡邕曾编辑古琴名曲集《琴操》,更自炊火中救取梧桐木制名琴“焦尾”,美名流传后世。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临刑索琴,“目送归鸿”抚《广陵散》,所谓“千古绝唱”,不胜唏嘘。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陋室铭》中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当演奏从技能变成一种文化的时候,古琴的角色也逐渐从演奏乐器发展成一种能够体现文人儒雅风范的标志。

  拍卖市场上天价迭出

  自20世纪90年代拍卖初期,古琴便出现在拍卖会上。1995年,中国嘉德明万历的“紫漆琴”以17.6万元人民币成交。2000年至2003年春,古琴拍卖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行情起伏不大。2003年秋,古琴市场行情一度上升,但却因存世古琴稀少,接下来在市场上鲜有出现,没有形成系列拍卖。

  当2003年11月7日,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后,古琴又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古琴艺术展览和古琴演奏等活动激增,也进一步促成了古琴市场的再度兴起。

  到了2009年,古琴的收藏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其中,明代“月露知音”琴以2184万元在中国嘉德成交,而晚唐“太古遗音”琴也以2072万元在北京匡时拍出。

  进入2010年后,古琴拍卖更是天价迭出,风光无限。特别是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中,一件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铭的“松石间意”琴,以1.37亿元的天价成交,中国古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该琴之所以能以高价成交,除了古琴本身所具备的收藏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该琴除了宋徽宗御制外,还有乾隆皇帝的御题。锦上添花,身价倍增。

  • 相关阅读
  • 郭庆祥:艺术品收藏20年沉思录

      郭庆祥在收藏界被誉为一匹黑马,他的收藏实力与知名度,20年来随中国艺术品收藏一路飙升。  他的朋友杨宏这样介绍,1992年,还在搞家具生意的郭庆祥突发奇想,把家里的钱拿去买书画,被哥几个狠揍了一顿。用大...

    时间:08-22
  • 国人买古董屡出令人咋舌的天价

      “哐!底座闷哼一声,本次春拍首个一锤子买卖在贵州达成。付清26万后,某先生喜笑颜开地接过了第一件战利品—一瓶1966年产的贵州茅台。  如果仅仅从上个月许多针对性很强的报道来看,本次春拍不失为...

    时间:08-22
  • 粮票收藏未必越久越值钱

      要看三个关键词:  发行量小、销毁量大和不再版  早报讯 想当年,有个东西比钞票还值钱,那就是粮票。那时的全国通用粮票,就像美元能在全世界流通一样,能在全国流通,那是粮票中的“硬通货”。 ...

    时间:08-22
  • 白玉收藏学问深 切勿被相似玉蒙蔽双眼

    白玉是专指以透闪石为主的软玉(和田玉),而由其它矿物为主形成的玉石,绝不能因其色白而称为白玉。有的经营者将不是白玉的白色玉石一律称为白玉,在客观上误导了消费者,故意将不是白玉的白色玉石称为白玉,以...

    时间:08-20
  • 王刚讲述《天下收藏》创作内幕

      看过《天下收藏》节目的观众应该都很熟悉这个节目的特色——它不以收藏品的惊人价值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更加注重藏品的真假鉴定。节目中,如果持宝人的藏品被鉴定为“赝品”的话,节目主持人...

    时间:08-20
  • 纸币收藏如何选好票种

    自上周本刊“大家故事”栏目刊发了《两年时间让一个门外汉变成半个行家》后,很多收藏爱好者致电本刊咨询纸币收藏的技巧,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是,已发行人民币中哪些票种最值得收藏和关注。本期,...

    时间:08-17
  • 奥运收藏遇冷可逢低淘宝二级市场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召开让奥运收藏再次受到关注,不过近日记者走访几大收藏市场发现,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火爆的奥运收藏行情不同,今年的奥运收藏市场表现冷淡,相关藏品甚至压根就没在我市“露面”...

    时间:08-17
  • 收藏市场迎来后奥运时代

    2012年的夏季,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伦敦,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健儿的竞技场,更是众多企业比拼商业能力的舞台。就币市而言,一边是如火如荼的奥运会赛事,一边是激烈竞争的币市。在奥运结束之后,整个钱币市场将...

    时间:08-17
  • 阴谋论再起 传统收藏、当代艺术微博掐架

      “当代艺术为了几个臭钱谄媚西方、愤世嫉俗!”“书画收藏圈的人被洗脑很深!”……这些激烈的、具有攻击性的言语竟然是在微博上公开发表出来的,这场由中国书画收藏圈和当代艺术...

    时间:08-16
  • 88岁老人收藏3万余册图书

      在昨日的采访中,西固庄浪东路的不少居民告诉记者:在他们这里深藏着一个很大的民间图书馆,收藏图书的主人现任甘肃集报协会常务理事,还获得了中国十大剪报金奖。这位主人就是已经88岁高龄的石清老人。  随后...

    时间:08-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