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投资理财

古玩江湖大起底 机关算尽的黑幕交易

2012-08-28 16:44:05 来源:

  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这几年除了楼市、股市,文物收藏市场也是火爆异常,很多人不仅出于爱好,而且把它当成了一种投资保值的手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古玩、字画等藏品越来越感兴趣,使得古玩文物交易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最“火”的投资方式之一。

  与此同时,古玩行当的诡谲与欺骗也愈演愈烈,已经到了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程度。拍卖行拍出的乾隆玉玺多达100方,然而,事实上,从皇室外流到民间的乾隆玉玺仅3方。谁为藏家鉴宝?市场上到底有多少黑洞?

  尽管许多人都知道古玩市场水很深,全民收藏还是愈演愈烈?

  连环计下套“入行新手”

  坐落于西安市朱雀大街中段的西安古玩城,是1998年由一个废弃的菜市场改建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里面共有固定营业的古玩店400多户,古玩店过道中间还有不少的摊位。“最热闹的是周末,因为是集市时间,人很多,很多外地来的人也特地来此看看。这里的东西也很杂,古瓷、古币、古玉、古画、青铜古镜、唐三彩等都有,经营范围很广,销货的量也比较大。”专门玩古币的老郑常来这里淘宝,他坦言,“真真假假的东西都有。但相比国内其它的古玩市场,西安古玩市场的真品率还是比较高的,因为毕竟是古都,本来好东西就多。”

  “我一开始搞收藏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挣点钱,我是农村出来的,家里穷,当时听说这东西值钱,村里人也不拿着当宝贝,我就收了去卖。”涉足古玩行业近30年的老郑对曾经红火的“鬼市”记忆犹新。上世纪80年代,西安古玩市场悄然活跃后,一些出土文物现身于被人称为“鬼市”的地下交易市场,吸引了各地“淘宝者”前来。八仙宫古玩市场的“鬼市”是当时最红火的市场。到“鬼市”购买文物的多是收藏爱好者和古玩商人。每逢天气晴好的周六,西北五省区和河南、山西等地的古玩经营户纷纷赶来参加古玩城的“鬼市”,好几千人围在市场里,市场拥挤不堪,“从前门走到后门都很费劲”。“鬼市”上汉代瓦当不稀罕,加上瓦当不能公开交易,卖不上价钱。铜镜是从农民手里收来的,东西很好,只是来路有点问题,所以也不敢开高价。

  看了几本文物书就自认“高手”的民间收藏爱好者最容易上当。老郑收藏之初就上过多次当,损失十分惨重。“我当时还欠着外债,所以发现上当后我气得两天吃不下饭,连死的心都有。”

  “烧包”、“棒槌”是像老郑这样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们,对那些自认“高手”,但鉴定水平明显是个半吊子但却自信满满想来“捡漏”的藏家的统称。

  “这样的人最好骗,是贩子们最喜欢的顾客。”老郑说,古玩市场宰客方式很简单,无非就两招,一招是“借刀宰人”,另一招是“故弄玄虚”。“借刀宰人”就是用“托”来套买家。最初的“托”来自于周围的那些摊贩或者小伙计,但是后来行不通了,因为一回生二回熟,总是露熟脸也不行,容易穿帮。有了这样的顾虑之后,一个行业便应运而生了,那就是职业的“托”。这些人也多来自农村,他们的任务就是每天在市场转悠,当某个摊主需要他们来“钓鱼”的时候,他们就凑上来,用诸如“逛遍了市场,总算看见好东西了”之类的话语来引诱买家,交易完成过后再来摊主这分成。另一招“故弄玄虚”就得看表演功力了。“我这货是从地下起出来的,要不是看你是行家,我都不往出拿。”在说这些话的空儿,同时做出左顾右盼,怕别人听见的动作。“一般这两招出来,‘烧包’十有八九就买了,虽然价钱大,但他心里肯定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