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种主题的特色餐厅竞争日趋激烈。在北京有家电影主题餐厅,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周做一场电影导演的活动,以此来吸引电影圈内外人士以及诸多文艺青年。2009年开业,去年餐厅已经开始实现盈利。
现如今,餐饮业竞争日趋激烈。充分的竞争让市场越来越细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主题特色餐厅不断出现。特色餐厅或营造某种特殊氛围,比如黑暗餐厅;或直接瞄准目标消费群体,比如儿童主题餐厅、孕妇主题餐厅等,以自己独有的特色在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
在北京的方家胡同46号艺术园区,有家名为“猜火车”的电影主题餐厅,餐厅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周做一场电影导演的活动,也因此,这里成为电影圈中人、喜爱电影的人以及诸多文艺青年时尚青年聚会交流的场所。2009年下半年开业,自去年开始餐厅已经实现盈利
导演活动打造餐厅特色
走进方家胡同46号院内,左手边最显眼的就是猜火车电影餐厅。据了解,这一建筑是把原有的工厂仓库与后建的白盒子做了有机的结合,被称为“悬浮于草坪上的白盒子”。不过,现在草坪已经没有了。
电影餐厅,顾名思义,是以电影为特色。猜火车电影餐厅是一种开放简约的风格,高6米,有就餐区、休闲区、放映区、交流区等,环境氛围很优雅,但是装饰方面,除了一面墙上是电影活动照片以及导演、影迷签名电影海报外,并没有太多与电影相关的元素或者符合,像电影胶片、放映机什么的。
餐厅合伙人之一贺先生介绍,餐厅更多是从电影文化氛围的营造来体现电影特色,具体则体现在做电影活动方面。
活动之一就是每周举办一场导演的活动,主要是放映交流会,活动会在豆瓣猜火车电影小组定期发布。每次放映活动,影片导演都会到场阐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及感受并与观众做全方位交流。导演活动来的多是一些青年导演,片子则是导演所拍的第一部或者第二部电影,一般都是独立制作的小成本电影。
“到目前‘猜火车’已经做过300多场影像活动,并且形成了一定影响,无论是拍电影的人,还是喜欢看电影的人都知道我们餐厅有个电影沙龙。”贺先生说,随着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很多导演、演员聚会、见面都会安排在这里。
第二个活动则是每年夏天在餐厅外面的广场放露天电影,这一活动会从5月初一直持续到9月底,放的电影都是当年露天电影放过的老片子,像《人证》、《追捕》、《流浪者》等
“如果不是当年露天放映过的电影,我们不会放。放露天电影,主要还是有一种情结在里面,怀旧也好,共同的经历也罢,主要是想找回一份记忆和情感。”
电影餐厅的定位是一家具有文艺气质的餐厅,私家菜精致好吃,环境氛围优雅。餐厅开业以来主要的消费人群以年轻人居多,年龄段在25~35岁之间。青年又以文艺青年和时尚青年为主,占比60%~70%;其他像电影圈,音乐、美术等艺术圈的人占20%左右,还有一些则是文艺媒体和时尚媒体圈的人。
记者了解到,电影餐厅的日常人均消费大概在80元左右。而承办活动时,比如婚礼,通常要求要不低于100人,人均消费要在230元。公司年会则要求人均消费200元左右,规模要在80人以上。
经营围绕自己的趣味所在
最初有想法的时候是2003年,贺先生打算做的是酒吧—和自己趣味相近,自己喜欢的、有意思的酒吧。后来,因为喜欢电影,觉着在酒吧看小众艺术电影挺好,就在望京做了家影吧。为此,他收集了上千张DVD,主要是一些国外导演像阿巴斯等人的片子。
“当时正好有朋友在拍纪录片什么的,而且DV开始盛行,电影拍摄成本大大降低,个人或者团队都可以制作,因此,私人化影像东西越来越多。于是,一个朋友建议干脆就在影吧里做独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