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6月份资金市场流动性异常波动拉高了银行理财收益率,但难以扭转银行理财产品上半年平均收益率较去年同期下滑的局面。201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40%,同比下滑46个基点。在来自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以及银监会“8号文”等一系列趋严的监管环境下,未来银行理财市场压力不减。业内专家认为,随着监管机构对银行理财监管的加强以及对银行理财结构的引导,未来银行理财的规模可能会有所下降。
发行量保持增长态势
自2012年下半年,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放开,国内理财市场已正式迈入了“大资管”时代。在更多来自于同业的竞争压力下,银行理财市场难免担忧会遭受冲击。然而从201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表现来看,银行理财市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据普益财富统计,今年1至6月,国内商业银行共发行个人理财产品20678款,同比增长28.7%;其中人民币产品19885款,占比进一步升至96.17%。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来看,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日益加剧的冲击显然并没有对银行理财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
“银行理财市场能够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冲击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得益于银行理财产品低风险、收益稳定的特点,同时更得益于商业银行广泛的客户资源。”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表示。
从收益率情况来看,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4.40%,同比下滑46个基点;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收益4.37%,同比下滑37个基点。
“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环境影响,标的资产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滑;另一方面,银监会‘8号文’的出台以及监管层对债券市场的从严整顿,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使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难以回升。”曾韵佼分析。
此外,从产品期限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较短的特点非常明显,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为120天,其中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期限仅96天;投资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比84.93%,其中1至3个月期限产品占比56.58%。
城商行稳居发行量排行第二
继2012年突飞猛进之后,今年上半年,急于占领理财市场的城商行依然有不俗表现。从发行量来看,城商行已经稳居继股份制银行之后的第二大发行主体地位,占比近三成(29.52%)的发行量已经超过国有商业银行(占比26.75%);从收益率情况来看,除去6月份的异常情况外,1至5月,城商行产品维持领跑位置,收益率平均保持在4.50%之上,与各月均未达到4.00%收益水平的国有银行相比,月度收益差值在60个基点以上。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本质是存款业务的表外延伸,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增加客户粘性、争夺存款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城商行作为银行系统的“第三梯队”,一直面对着客户数量与质量上的尴尬,在当前阶段,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成为城商行快速培育客户群体的竞争优势。
“目前银行的主要业务其实还是停留在存贷款,而在贷存比考核指标约束下,加上异地扩张受到限制,揽储成为城商行的一项艰巨任务。”一位城商行业内人士认为,发行理财产品是当前揽储的一种方式,也是各家后起银行争夺市场的关键因素。
业内专家表示,在当前阶段,借理财产品做大客户群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方式。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通过理财吸引客户、通过服务留住客户已成为转型的必要举措之一。然而,在疯狂圈地冲量之后,城商行也必须做好准备迎接质的较量。
理财产品高收益,离不开信托等高风险基础资产的支撑。从风险管控的角度看,有第三方托底的产品更能得到城商行的青睐。因此,信托和券商资管的结构化产品也成为城商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主要投向。而在银监会颁布“8号文”后,这类资产的配置开始受到挑战。而据一位城商行业内人士透露,新规对部分城商行的冲击明显,不少城商行因改变理财资金配置使得收益率开始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