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投资理财

7月经济数据有喜有忧 专家称政策要保持定力

7月经济数据有喜有忧 专家称政策要保持定力

2014-08-20 06:5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和调整的过程中,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控物价是中国宏观调控的平衡术需要转好的四个“球”。经济变局中,众说纷纭,为廓清迷雾,中国新闻网财经频道推出中国经济观察系列评论分析。力求理性阐释中国经济大势,客观梳理当下经济脉络,密切关注经济结构调整,深度解析经济改革和政策动向,以期为读者呈现真实的中国经济。

  中新网8月20日电 (财经频道 曾会生)日前,我国7月经济数据已经陆续亮相。数据显示7月经济形势喜忧参半,PMI、CPI、外贸等数据平稳甚至向好;而金融信贷、工业生产和固定投资数据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市场机构呼吁进一步放松政策,通过降准和降息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过专家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不能只看经济总量和增速,而要看结构和质量的变化;盲目放松和刺激就会回到了老路上,将导致前期的调控成果都废掉。

  7月主要宏观数据陆续亮相 经济形势有喜有忧

  8月1日官方公布数据显示,7月PMI为51.7%,连续5个月回升,创27个月来的新高,制造业明显向好。稍后公布的7月CPI同比涨2.3%,物价保持平稳,PPI降幅收窄至-0.9%。外贸方面,7月出口大增14.1%,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然而,近日公布的金融、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等数据则不太理想。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只有2731亿,新增贷款为3852亿,人民币存款减少1.98万亿。数据下降“令人惊讶”。1-7月,全国固定投资名义增长17%,增速延续回落;房地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速只有13.7%。而7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0%,环比也是持续回落。

  “7月份的经济数据基本上反映了经济变化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分析,这些数据既是经济基本面的延续,也有季节性因素。上半年经济增速出现放缓,但二季度以来PMI连续回升,经济预期不错;金融数据也比较积极,说明二季度定向刺激政策激发了经济活力。7月金融数据大降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影响。一方面信贷投放一般是上半年比较多,项目投资和启动也多在上半年,所以7月份的社会融资、存贷款数据比较弱,下半年也会有这样的影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7月份,物价平稳,生产和消费也比较平稳,而PMI和PPI 数据则显示,经济在企稳回升,稳中向好。

  市场机构全面降准和降息呼声再起

  由于社会融资规模、信贷、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增速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市场对经济增长出现担心。不少机构和分析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刺激力度来保持经济企稳和增长。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撰文表示,货币政策还需尽早回归常规与透明,建议下半年降准考虑扩至所有金融机构。同时,适时降息也有利于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缓解过高债务负担给企业带来的压力。

  巴克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常健则指出,总体来看,由于国内需求指数均低于普遍预测值,7月经济数据并不尽如人意。

  “政府仍希望能实现2014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5%的目标,因此我们坚持认为中国仍需推行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央行下半年的当务之急是降低融资成本”。巴克莱报告预测,今年下半年央行将两次下调利率,以助减少债务负担、扩大内需并降低财务风险。

  赵锡军表示,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必须换个新思路来看问题,不能只看“GDP、CPI、信贷”这老三样,这样就不能对多元化取向的经济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更应该看经济结构和质量的变化。比如,投资增速放缓到底是产能过剩产业的投资放缓还是新兴产业的投资放缓。从经济结构变化大概可以判断是传统、需要调整的行业产业投资在下降,新兴产业则在增加。

  政策要保持定力 回到老路将前功尽弃

  市场机构的宽松预期和呼吁引起了专家们的担忧和反驳,他们认为,降准或降息的全面放松都不可取。

  6月份M2达到了14.7%,比调控目标高出1.2个百分点。7月份该数据回落至13.5%。有分析表示,下半年货币政策仍会保持稳中趋松,定向降准或再次实施。

  “现在不是放松货币的问题,而是货币政策如何传导至实体经济。即使是定向降准也要非常谨慎和精准,找到政策着力点,如何发挥作用。”赵锡军表示,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一定要保持定力。现在要做的是补短板、稳基础和转变模式,不再靠大规模刺激来追求高增长,而要让市场和企业开发需求,挖掘自主的经济动力。

  徐洪才也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即便是定向调控也要注意适度。当前,没有必要加大放松力度,结构性问题不要、也不能靠央行放松货币来解决。

  对于全面降准,赵锡军驳斥,这种传统老路跟经济新思路、新常态是不相符的。不能因为一个月的数据波动就大幅放松,调控政策不能指望它一个月就起作用见效果,不能着急。如果全面降准,就又回到老路上去了,这样会导致前功尽弃,房地产又会起来,很多后遗症也会接踵而来。“更不应该降息,尽管CPI数据显示有空间,但是不能放松。”(中新网财经频道)

  • 相关阅读
  • 中行上半年平均日赚近5亿元 净利润达934亿元

    中国银行昨晚公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该行上半年集团实现净利润934.09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97.24亿元,平均每天赚近5亿,分别同比增长10.97%和11.15%。...

    时间:08-20
  • 美联储或推迟转向紧缩货币政策 更愿对抗通胀

    8月21日至23日,一年一度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将在美国怀俄明州的旅游胜地杰克逊霍尔举行,此次会议的议题为重估劳动力市场动态。紧绷的劳动力市场这个单一因素不足以表明激进紧缩步伐的必要性,还需要更高的工资增长和更高的通货膨胀。...

    时间:08-20
  • 地方国资改革启动6 .7万亿资本盛宴

    8月18日,广东省国资改革路线图正式出炉。今年7月初,江苏发布《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设定了江苏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上市公司云集的北京刚发布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包括中国国贸、大龙地产等数十只北京国企改革概念股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时间:08-20
  • 央企高管薪酬应政企分开 网友赞顺应民心

    不少网民认为,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的改革是一块硬骨头,应遵循政企分开思路。网民对央企高管薪酬的质疑还包括,高管不是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获得高薪;部分垄断性企业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经济效益;高管不是通过市场选拔获得职务。...

    时间:08-20
  • 成都设立2亿元科技投资引导资金 助力企业成长

    (记者张文)记者从成都市科技局获悉:为帮助科技企业在初创期吸引社会资金,成都将设立2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资金”,以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企业投资,帮助初创期科技企业成长壮大。...

    时间:08-20
  • 法国:管税者逃税引发信任危机

    根据国际腐败监督组织“透明国际”去年底公布的调查结果,90%的法国人认为法国公共部门存在腐败,其中政党腐败最为严重,超过企业、媒体、议会、行政部门和警察。“卡于扎克海外账户丑闻”曝光后,奥朗德去年4月罕见地要求政府所有部长公示个人财产情况,包括银行存款和房产清单。...

    时间:08-20
  • 评论:振兴东北 增强内生动力是关键

    10多年来,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取得了重要成效,特别在头几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保持了较好水平。下一步,东北地区的振兴应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内生动力,推动东北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时间:08-20
  • 经济时评:合理定价才能防止国资流失

    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定价机制,只能一对一协商,没有参考价格,交易很难判断合理与否。因为过去国企改制曾留下不少教训:由于缺乏细则和有力监管,有些人浑水摸鱼,损公肥私,直接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

    时间:08-20
  • “绿色腐败”:银杏出厂价几千落地涨成5万元

    业内人士揭秘,规划设计“吹泡泡”是绿化浪费的根源和起点,设计费与工程造价挂钩,设计越奢华、工程造价越高,设计收费越高。...

    时间:08-20
  • 国务院出台意见 :振兴东北再次打出组合拳

    近日,为巩固扩大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成果、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依靠内生发展推动东北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

    时间:08-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