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您常提倡一种“风雅”的生活状态,现代人面对重重现实压力,追慕风雅是否会显得“矫情”?
于丹:风雅从来不是要求所有人都要去顺从的一种潮流,什么事情一旦变成一种潮流就不是内心坚持的方向了。如果有人不喜欢,就不用附庸这种风雅,不可强求。我并不觉得外在的生活压力大、过得比较贫寒的人就不能够风雅,“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个内在决定外在状态的事情。
新华网:在书中您感慨要“归于平淡”,但同时也说“至少年轻时,还要曾经绚烂”,这个“绚烂”是否指还是要去追求获得世俗的成功?
于丹:一个人总是希望年轻时就成功他就不会走向真正的无功利的生命绚烂,其实绚烂是一种本乎诚意、为他的理想所做的尝试,真正的绚烂是对生命的坚持,年轻的时候我犯错了、挨打了、摔倒了再爬起来我不丢人,但你年轻时都没有这种磕碰,你人到中年时再经历坎坷的话修复起来就不如年轻时那么容易了。成长比成功要重要得多,成功从来都不是年轻的境界,很多人想获得那种一夜暴富的成功,指望二、三十岁就做一个上市公司的总裁,这个设定是不对的。
品生活所悟:幸福感没有标准,但获得幸福的能力因人而异
新华网:面对中年人生的各种角色,繁多的社会头衔,您如何让自己身心安顿?